滁州同城约初中生100元,滁州同城相约初中生百元
这两天刷手机,总看到“滁州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这类信息在本地群里闪,心里挺不是滋味。你说现在的小孩都怎么想的?一百块钱能吃好几顿麻辣烫呢,怎么就敢随便跟陌生人约见面?
我表弟去年刚上初一,有回偷偷问我能不能借他两百块。追问半天才知道,他想买个游戏皮肤,在网上找了个“滁州同城相约初中生百元”的兼职,说只要陪人打几局游戏就能拿钱。吓得我赶紧给他爸妈打电话——这哪是陪打游戏啊,分明是被人忽悠了。
藏在糖衣里的鱼钩
其实细想想,这些套路都差不多。先给你画个大饼,说什么轻松赚钱、交友娱乐,等你放松警惕就露出真面目。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朋友说过,他们最近处理的几起案子,都是打着“滁州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的幌子,专门骗涉世未深的中学生。
记得去年冬天,滁州某中学有个男生差点被骗到城郊。对方说给叁百块帮忙搬书,结果到了地方才发现是传销窝点。幸好那孩子机灵,假装系鞋带偷偷报了警。
现在想想都后怕。这些骗子就盯着中学生下手,因为他们零花钱不多,又容易被花言巧语迷惑。有时候我在想,要是学校周边能多些正经的勤工俭学机会,孩子们也不至于被这种“滁州同城相约初中生百元”的陷阱吸引。
说到这儿,突然想起隔壁张阿姨家的闺女。小姑娘才初二,上个月非要买限量版汉服,差点就去找了那种“滁州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的拍摄兼职。后来还是张阿姨答应分期付款给她买汉服,才把这事拦下来。
其实孩子们可能根本没意识到,那些看似轻松的赚钱方式,背后藏着多大风险。你以为只是陪逛逛街、拍拍照,谁知道对方安的什么心?
我有个在社区工作的朋友说得在理:“现在最要紧的是让娃们明白,天上不会掉馅饼。要是真缺钱,帮邻居取快递、照看宠物都能挣零花钱,何必冒险找陌生人?”
说到这,倒让我想起个暖心的事。我家小区门口便利店老板,最近专门摆了块小黑板,让中学生登记代购需求。谁家老人需要买米买油,孩子们跑个腿就能赚点零花钱,既安全又实在。
其实说到底,关键还是得让孩子们知道,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安全放第一位。那些打着“滁州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旗号的信息,看见了就该立刻划走,千万别好奇点开。
对了,听说最近有些学校开了防骗主题班会,老师带着学生模拟各种场景。这个方法挺妙,比单纯说教管用多了。孩子们亲自演过一遍,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知道该怎么应对。
其实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,都得学会用孩子的思维方式沟通。你光说“不准这样不准那样”,他们反而更想试试。要是把真实的案例当故事讲,效果可能更好。
说到沟通,我发现现在很多孩子不是不懂道理,就是觉得“这种事不会轮到我”。这种侥幸心理最要命,得想办法让他们明白,危险往往就藏在最普通的日子里。
就像昨天傍晚,我看见小区里几个初中生坐在长椅上玩手机,突然有个男生说:“这人出价两百让我去网吧陪打游戏”,旁边女生立马拽住他:“你傻啊!忘了上周警察叔叔来学校说的了?”
看来安全教育真不能松懈。要是每个孩子都能这么互相提醒,那些“滁州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的陷阱也就没人上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