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德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,附近人服务100元一次
那个深夜弹出的消息
晚上刷手机的时候,微信突然弹出一条好友申请。备注写着“承德本地,100一次”。我盯着屏幕愣了几秒,心想这年头连打招呼都这么直接了吗?手指在“通过”和“拒绝”间犹豫着,最后还是好奇占了上风。
加上好友后,对方发来段语音,背景音有点嘈杂。“哥们在承德哪儿?咱这儿都是真人验证,安全靠谱。”我含糊地回了句在开发区,对方立马发来定位,是大学城附近的商圈。这让我想起上周和朋友吃饭时聊起的八卦,说现在微信附近人功能被玩出了各种花样。
说实话,最初我以为是什么新式骗局。毕竟网上套路太多,稍不留神就被绕进去。可对方接着发了段小视频,能看到确实是在承德标志性的武烈河大桥附近。价格也明码标价,承德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,倒是比想象中便宜。
藏在表情包里的暗语
翻看对方朋友圈,内容再正常不过。晒美食、转鸡汤文,偶尔发点承德避暑山庄的风景照。要不是主动联系,根本看不出异常。后来才懂,他们都用特定表情包当暗号——茶杯代表有空,太阳表示在忙,这些细节都是慢慢摸索出来的。
有次闲聊时问起,干这行的在承德多吗?对方发来个捂脸笑的表情:“开发区的酒店,双桥区的公寓,哪儿都有咱们的人。”他说现在竞争挺大,所以附近人服务100元一次成了行价,再贵就没人找了。这话听着竟有点心酸,连这行都开始内卷了。
记得最清楚的是个下雨天,对方发来消息说现在预约能送半小时。我开玩笑问是不是生意不好,他回了个叹气表情:“下雨天都窝家里,我们也得吃饭啊。”突然觉得,这看似轻松的买卖背后,其实也藏着不少无奈。
有回经过他们常聚集的商圈,特意留意了下周围。咖啡馆里独自坐着的年轻人,商场长椅上不停看手机的女孩,忽然觉得这座城市熟悉的街道,似乎藏着另一个平行世界。那些看似寻常的相遇,可能都是精心安排的剧本。
凌晨两点的武烈河畔
某次熬夜写方案时,又收到那个熟悉的头像发来的消息。“兄弟,今天搞活动,承德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还送按摩。”看了眼时间,凌晨两点十五分。回复说这么晚还在工作?对方很快回了段语音,声音带着疲惫:“没办法啊,夜班价高点儿,攒钱给老家装修房子。”
这种时候总会想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。或许在家人眼里,他是个孝顺的儿子;在朋友眼中,他是个热心的哥们。而在这座城市的夜色里,他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。这种反差让人恍惚,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人生?
后来有段时间没见到他发朋友圈,还以为出什么事了。某天突然更新了动态,是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照片。文案写着“陪家人复查,希望一切顺利”。这才想起,他之前提过母亲身体不好。看来不管是做什么工作的人,最终都要面对生活的重量。
现在偶尔还会收到类似的好友申请,备注越来越直白。有时是“开发区优质服务”,有时是“双塔区特惠”。价格倒是很统一,附近人服务100元一次成了标准报价。只是我再也没点过通过,毕竟那晚的对话让我明白,每个号码背后,可能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生活。
这座城市每天都在上演相似的故事。武烈河的水静静流淌,避暑山庄的游客来来往往,而那些藏在微信列表里的交易,成了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特殊注脚。或许某天,我们都会在某个瞬间突然理解,原来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努力地生活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