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色小区上课约茶,百色小区学习茶艺相约
今天路过百色小区的布告栏,发现一张特别的通知——"上课约茶"活动又开始报名了。嘿,这名字取得真有意思,上课和约茶怎么凑到一块儿去了?
抱着好奇心,我跟着邻居王阿姨去了现场。活动室摆着十来张茶桌,青瓷茶具在暖光下泛着温润的光。茶艺老师小陈正在教大家温杯烫盏,她说这是泡茶的第一步,就像见面要先打招呼似的。
当茶香遇见人情味
坐在我旁边的李大爷边摇着蒲扇边说:"以前觉得泡茶就是把茶叶扔杯子里冲水,今天才知道还有这么多讲究。"他试着用刚学的"凤凰叁点头"手法注水,结果水洒了半桌子,大家都笑起来。这种轻松的氛围,倒真像是在老朋友家喝茶聊天。
小陈老师教到闻香环节时,特意提醒大家:"别急着喝,先闻闻这泡凤凰单丛的花香。"对门的张姐深吸一口气,惊喜地说:"真的哎,像走在春天的果园里!"她平时工作忙,难得这么放松地和人聊天。
我发现这个百色小区学习茶艺相约的活动,教的不仅是泡茶技巧。二楼的小刘夫妇因为总加班,和邻居都不熟悉,今天却因为讨论哪种茶具好用,和隔壁单元的退休教师聊得火热。看着他们交换微信约着下次一起买茶叶,我突然觉得,茶香里飘着的不只是香气,还有渐渐升温的邻里情。
茶会进行到一半,物业小赵端来刚烤好的蛋挞。王阿姨打趣道:"你这可是中西合璧啊。"大家说说笑笑,不知不觉聊起了小区门口那棵老榕树要不要修剪,楼下停车位怎么安排更合理。这些平时在业主群里容易吵起来的话题,在茶香袅袅中居然都心平气和地讨论出了结果。
住在12栋的周医生泡得一手好茶,主动当起了临时指导。她边示范边说:"其实喝茶最讲究的是心情,水温度差个几度没关系,重要的是和谁喝。"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,现代人住在对门都不认识,能有这样坐下来喝茶的机会,确实难得。
临走时,组织活动的社区工作人员小邓正在统计下次活动人数。她说最初搞这个百色小区上课约茶,就是想让居民们有个由头聚一聚。没想到现在大家不仅学会了品茶,还自发组建了读书会、烘焙小组。茶具碰撞的清脆声响里,我听见有人在约周末打羽毛球,有人在商量组团去郊游。
窗外的夕阳给茶室镀上金边,铁观音的兰花香还萦绕在鼻尖。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,左邻右舍端着饭碗串门的光景。现在高楼大厦把人们隔开了,但总需要这样一个地方——能让陌生人变成茶友,让对门邻居变成可以互相托付钥匙的朋友。这大概就是百色小区学习茶艺相约最迷人的地方吧。
下次活动要学冷泡茶,我已经开始期待了。不是为了学多少茶道知识,就是想再听听李大爷说他的养生经,尝尝张姐带来的老家特产,看看小区里又有哪些新面孔加入这个越来越大的"茶友圈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