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洛泄火的小巷子,商洛清凉小巷去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12:18:40 来源:原创内容

商洛泄火的小巷子

那天下午太阳正毒,摩托车在柏油路上烤得滋滋作响。我抹了把脖子上的汗,拐进了这条挂着"丁家巷"木牌的小道。刚踏进去,就像突然关掉了蒸笼的阀门,那股子燥热瞬间被拦在了巷口。

青石板路面坑坑洼洼的,缝隙里长着青苔。两边的土坯老房挤得很近,屋檐几乎要碰在一起,把天空裁成窄窄一条。穿堂风悠悠地吹过来,带着泥土和艾草的味道,贴在皮肤上凉丝丝的。这条商洛泄火的小巷子,果真是名不虚传。

巷子深处有口老井,几个老人摇着蒲扇坐在井台边。穿蓝布衫的老爷子正往井里吊西瓜,绳子吱呀吱呀地响。"来块不?"他抬头看见我,很自然地招呼着,"井水冰镇的,比冰箱好吃。"

西瓜剖开的瞬间,那股清甜味就飘出来了。红瓤上还挂着井水的凉气,咬下去满口汁水,从喉咙一直凉到胃里。坐在条石上,听着他们用商洛话拉家常,说谁家的核桃该收了,谁家的娃考上了大学。时间在这里变得很慢,慢得像井台上那摊渐渐蒸发的水渍。

再往里走,遇见了做竹编的老姚。他坐在自家门槛上,手指灵巧地翻飞,竹篾在他手里听话地变成篮筐。"这手艺四十多年咯,"他头也不抬,"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学。"阳光从屋檐缺口漏下来,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。他说夏天就靠着这些竹器透气,比吹空调舒服。

巷子拐角有棵大槐树,树荫底下摆着几张竹椅。穿校服的孩子趴在方凳上写作业,铅笔沙沙地响。偶尔有自行车铃叮叮当当路过,骑车的总要和树下的熟人打招呼。这条商洛清凉小巷去处,藏着太多这样的日常光景。

我在槐树下坐到太阳偏西。准备离开时,老姚追上来塞给我个小竹铃:"拿着玩,响声挺好听。"铃铛声音清脆,在巷子里传出老远。回头望去,炊烟正从几户人家屋顶升起,晚饭的香气混着傍晚的凉风飘了过来。

走出巷口,热浪重新包裹上来。手里的竹铃还在轻轻作响,仿佛把那条巷子的清凉也带了出来。明天这个时候,大概还会想再来坐坐吧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