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雄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校园茶香伴读时光
南雄这座小城,总有些特别的味道。走在校园里,除了书香,最近还飘着淡淡的茶香。你说奇怪不奇怪?学生们上课竟然还品茶。
茶香飘进教室
这事儿得从上学期说起。李老师是本地人,家里世代种茶。有天他上课,发现学生个个没精打采的。“春困秋乏,来,尝尝我带的本地茶。”他掏出随身带的茶叶,泡了一壶。没想到,就这么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现在你随便走进一间教室,都能看到这样的画面:桌角放着茶杯,热气袅袅升起。有个学生告诉我:“以前上课总走神,现在闻着茶香,反而能静下心来了。”他说着,轻轻吹开浮在杯面的茶叶,那动作熟练得像个老茶客。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前天那节语文课。学《赤壁赋》时,正好在品本地特产“银杏茶”。老师说:“你们尝尝这茶的微苦回甘,是不是有点像苏轼笔下的意境?”那一刻,教室里格外安静,只有翻书声和品茶声。有个女生突然笑起来:“我好像懂了什么叫‘寄蜉蝣于天地’了。”
茶里的学问
你以为只是喝茶那么简单?那可小看这件事了。学校专门开了茶艺课,教孩子们怎么选茶、泡茶。更妙的是,化学老师带着学生检测茶叶成分,生物课讲茶树生长,历史课还研究起茶马古道。
有个男生神秘兮兮地给我看他的笔记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不同水温对茶汤的影响。“我妈都说我变了,以前毛手毛脚的,现在泡个茶能安静地等上十分钟。”
说来也怪,自从开始喝茶,学生们的作业本上,墨水印子都少了。问起来,他们笑着说:“现在写字前都要想想,就像泡茶要掌握火候一样。”这种变化,老师们都看在眼里。
其实想想,喝茶这件事,喝的不仅是味道,更是一种心境。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,能安静地等一壶茶泡开,能细细品味第一泡和第二泡的不同,这种耐心,不正是学习最需要的吗?
前几天路过教室,听见两个学生在讨论:“你说为什么我们南雄的茶特别香?”“可能是因为我们这儿的红土壤吧。”他们你一言我一语,从土壤说到气候,从采茶时节说到炒制工艺。这哪是在喝茶,分明是把整个家乡都装进茶杯里了。
窗外,几株茶树在微风里轻轻摇曳。就像这些孩子,在这片土地上,慢慢地生长,静静地绽放。茶香还在飘着,飘过教室,飘过操场,飘进每个南雄学子的青春记忆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