萍乡30元一次女农民工在哪找,萍乡30元一次女工哪里寻
这几天在萍乡火车站附近转悠,总能听见有人压低声音问:"知不知道哪儿能找到30块钱一次的女农民工?"问话的人挠着头,眼神躲躲闪闪的。被问的人要么摇头走开,要么含含糊糊地说"不太清楚"。
说实话,第一次听见这话我心里咯噔一下。叁十块钱能在萍乡做什么?也就是两碗炒粉加瓶啤酒的钱。怎么会有人用这么点钱来找工人?这价钱低得让人心里不是滋味。
街头巷尾的闲聊
我试着跟几个在路边等活干的农民工大姐搭话。她们坐在马路牙子上,脚边放着工具包,皮肤晒得黝黑。"等一天活儿,八十、一百的都做过,"一个姓李的大姐说,"叁十块?那得是多久以前的价了。"她边说边摇头,手里的编织帽扇着风。
另一个年轻点的女工插话:"现在去工地搬砖一天都挣一百五,叁十块连午饭钱都不够。"她苦笑着,"要真有人说这个价,怕是骗人的吧?"
听着她们的话,我忽然明白了。那个"萍乡30元一次女农民工在哪找"的问题,根本就是个伪命题。在今天的萍乡,哪还有这么便宜的劳动力?这价钱放在二十年前还差不多。
劳务市场的现实
第二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,赶到城西的劳务市场。才六点多,这里已经挤满了人。男男女女站在空地上,身边立着写有"水电工"、"泥瓦工"、"保洁"的牌子。我和几个招工的包工头聊了聊。
"叁十块?开什么玩笑,"一个穿着迷彩服的中年男人笑出声,"现在最便宜的小工一天也要一百二,技术工更要两百往上。"他指着旁边的人群,"你去问问,这些大姐哪个肯为叁十块钱干一天活?"
我在市场里转了一圈,问到的价钱确实都在百元以上。有个大姐说得实在:"我们拖家带口来城里打工,房租一个月就要六百,孩子上学还要钱。叁十块一天的话,我们全家都得喝西北风。"
这么看来,那个"萍乡30元一次女工哪里寻"的问题,更像是不了解行情的人问出来的。现在萍乡的工价早就不是从前那样了。
生活的重量
后来我遇到一位在建筑工地做饭的王阿姨。她每天凌晨四点就要起床,给叁十多个工人准备早饭和午饭。"累是累点,但一个月能挣叁千多,"她说,"我女儿上大学的费用就指望这个。"
我问她听说过叁十块钱一天的活儿吗?她停下手中的菜刀,叹了口气:"以前是有过,那都是老黄历了。现在什么不涨价?青菜都要叁块一斤,叁十块钱够干啥?"
是啊,叁十块钱在现在的萍乡,也就够买十斤米,或者五斤土豆。指望用这点钱请人干活,确实不太现实。农民工姐妹也是要生活的,她们的劳动值得更好的回报。
走在回住处路上,我又听见有人在打听"萍乡30元一次女农民工在哪找"。我很想上前告诉他,别找了,这个价钱在今天的萍乡根本请不到人。但看他急匆匆的样子,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
也许他很快就会明白,在物价飞涨的今天,劳动力成本也在涨。尊重劳动者的价值,从认可他们应得的报酬开始。那些还在寻找叁十元女工的人,是该换个思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