亳州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亳州男人偏爱的老街巷
要说亳州男人最爱去哪儿,还真不是那些气派的大商场,反倒是些弯弯绕绕的老巷子。这些巷子就像老酒,得慢慢品。
巷口的老李正蹲在青石板上修补藤椅,见我路过便扬了扬手里的篾条:“这条巷子我走了六十年喽。”他身后是斑驳的砖墙,爬山虎把午后的阳光筛得细碎。几个穿汗衫的老哥围坐在槐树下,茶叶在搪瓷缸里打着转,他们下棋的吆喝声能传出半条街。这种光景,在主干道那边是见不着的。
巷子里的老手艺
往深处走,空气里飘着草药的香气。亳州是华佗故里,男人们总信得过巷子里的老药铺。掌柜的不紧不慢地抓着药,铜秤砣发出清脆的磕碰声。“这方子我爷爷那辈就在用,”他捻着黄芪切片,“比超市里那些包装花哨的管用。”
再往前是家剃头铺子,老式转椅的皮面都磨得发亮了。王师傅边给客人修面边说:“在我这儿理发的中年人,十个里有八个是打小坐在这椅子上的。”推子嗡嗡作响,碎头发落在地上,慢慢积成了时光。
要说亳州男人偏爱这些老街巷,倒不是图方便。新开的商业街走着多舒坦,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。而在这些窄巷里,你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,能看见炊烟从老瓦房顶袅袅升起。卖五香牛肉的老陈每天四点出摊,他的小推车永远停在巷子拐角,那味道成了多少男人下班路上的念想。
巷子外的世界
巷口五金店的老张,年轻时也去南方打过工。“在那些高楼中间,整个人都是飘着的。”他现在坐在店门口修拉链,手边泡着浓茶,“回到这条巷子,心就踏实了。”这话说得在理,这些巷子不光是路,更像是亳州男人的根。
傍晚时分,巷子真正活泛起来。家家户户的厨房飘出炒菜的香味,男人们拎着刚打的散酒慢悠悠往家走。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,他们的笑声在墙壁间碰撞回响。这种热乎气儿,是再高级的住宅区也复制不来的。
老巷子也在变。有的墙面刷了新漆,有的店铺挂起了二维码。但骨子里的东西没变——那种不紧不慢的节奏,那种推开门就能聊上天的亲近。或许再过些年,这些巷子会变得更老,但总会有亳州男人愿意在里面走走停停,寻找那些被时代落下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