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中小巷子玩辩辩快餐,扬中老街辩辩快餐小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3:43:03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碗冒着热气的记忆

那天下午闲着没事,我又溜达到了扬中的老街上。说是个镇,其实更像是个大点的村子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旁的房子都带着岁月的痕迹。走着走着,就看见“扬中小巷子玩辩辩快餐”那块褪了色的招牌,心里突然咯噔一下——这不就是小时候常去的那家吗?

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,老板娘正低头按着手机。她抬头看见我,愣了几秒就笑了:“哟,长这么大了!还是老样子?”我点点头,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。店里还是老样子,几张木桌,墙上贴着些泛黄的照片,最显眼的就是那句“扬中老街辩辩快餐小聚”的手写标语。

“现在年轻人都用微信了,”老板娘一边擦桌子一边说,“但我这店啊,还是靠着辩辩群里那些老主顾撑着。”她掏出手机给我看,那个群都快满员了,每天还在不停地闪动着消息。“老王要两份盖浇饭”,“李阿姨的馄饨多加葱花”,简单几句话,透着浓浓的人情味。

正说着,我的炒面上来了。还是那个味道,油光发亮,配着几片青菜和一个荷包蛋。记得上中学那会儿,放学总爱绕到这儿来,五块钱就能吃得心满意足。那时候手机还没这么普及,都是直接跑来店里,要是碰上同学,还能凑一桌边吃边聊。

隔壁桌来了对年轻情侣,男孩子熟练地打开辩辩扫码付款,女孩子在拍照发朋友圈。老板娘笑着说:“现在来这儿的,要么是像你这样的回头客,要么就是来找回忆的年轻人。”她顿了顿,“其实啊,吃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份感觉。”

这话说得在理。现在外卖软件那么多,想吃什么点一下就行,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大概就是少了推开店门时的那声“来啦”,少了老板娘记得你口味的那份贴心,少了坐在老房子里慢慢吃顿饭的悠闲。

窗外渐渐下起了小雨,打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。店里的人渐渐多起来,有刚下班的大叔,有放学的学生,还有个老爷爷慢悠悠地走进来,不用开口,老板娘就给他端上了一碗粥。这场景,让我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来吃饭的样子。

“老板娘,结账。”我站起身。“还是老价钱,”她笑着摆手,“给你算学生价。”这话说得我们都笑了。走出店门,雨已经停了,夕阳把老街染成了金色。回头看看那块招牌,“扬中小巷子玩辩辩快餐”几个字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。

这条老街可能要拆迁的消息传了很久,但每次来,它都还在。或许,有些东西注定要消失,可总有些味道,有些记忆,会一直留在心里。就像那碗炒面,看似普通,却承载着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。

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朋友发来的消息:“在哪呢?好久没见了。”我回了句:“在老街,要不来这儿聚聚?”想想又补上一句:“就那家辩辩快餐。”有些地方就是这样,不管过去多久,它总能把你拉回从前的时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