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东同城快约一夜,丹东同城速约当晚
这几天丹东的天气突然就热起来了,走在江边能闻到那种潮湿的、带着点腥味的风。晚上八点多,手机屏幕亮了一下,是强子发来的消息:“出来坐坐?老地方见。”我盯着那行字看了几秒,心里莫名有点躁动。单身久了,有时候确实会觉得屋子里空得让人发慌。
打了个车往振兴区那边赶,司机把车窗摇下一半,风呼呼地往里灌。路过锦山大街时,看见路边叁叁两两的年轻人,有个姑娘穿着短裙站在便利店门口打电话,声音飘进车里:“哎呀你就别管我了…”突然就想起强子上次说的那句话——在丹东这座小城,夜晚的约会就像江里的鱼,看着安静,底下却藏着不少动静。
约不约得看缘分
强子说的“老地方”其实是家藏在胡同里的烧烤摊,老板是个东北大汉,烤串时总爱跟客人唠嗑。我到的时候,强子已经点好了羊肉串和啤酒。“你说现在这人啊,”他给我倒上酒,“白天都忙着挣那点工资,到了晚上反而精神了。”我笑了笑没接话,知道他又要开始讲那些“艳遇”故事。
隔壁桌来了几个年轻人,男的正在手机上划拉:“这个距离就叁公里…”女的凑过去看,两人低声笑着。强子冲我使了个眼色,那意思我懂。现在确实不少人用着各种交友软件,不过说实在的,真能约到合适的也不容易。上周我试过和一个姑娘聊天,结果发现她住的地方离我太远,光打车就得四十多分钟,想想还是算了。
老板把烤好的茄子端上来,蒜香味扑鼻。强子咬了口串,含糊不清地说:“你得找同城的,最好是一个区的。”这话在理,丹东说大不大说小不小,从新区到老城,堵起车来也能让你没脾气。
手机又震动了一下,是同事小雨发来的:“明天上班别忘了带材料…”我盯着屏幕发呆,突然觉得挺没劲的。每天都是这些重复的事,上班下班,吃饭睡觉。也许强子说得对,人是需要偶尔打破常规的。
当晚见面才够味
吃到一半,强子接了个电话,语气突然变得轻快:“行啊,我们现在就在老杨这儿烧烤,你直接过来呗。”挂了电话他冲我挑眉:“我表妹和她的闺蜜,刚逛完街。”我这才反应过来,他今天是非要给我安排点节目不可。
二十分钟后,两个姑娘真的来了。穿得挺休闲,但能看出是精心打扮过的。叫小薇的那个姑娘坐在我旁边,身上有淡淡的香水味。聊起来才知道她在站前那边开了家美甲店,说起生意不好做时,眉头微微皱着。
“现在的人都网上买东西,”她转动着手里的杯子,“我店里现在也搞活动,充五百送八十。”说着说着我们聊到了共同认识的人,原来她高中同学和我住一个小区。这种小城的亲近感突然就拉近了距离。
啤酒喝到第叁轮,气氛明显热络起来。小薇说起她上个月去大连玩的经历,笑得眼睛弯弯的。强子和他表妹已经在玩骰子了,嚷嚷着谁输了谁买单。我看着小薇说话时微微晃动的耳环,突然觉得今晚出来是对的——这种临时起意的见面,反而比那些精心安排的约会更轻松。
结账的时候已经快十一点了,小薇站在路边等车,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。“下周我店里上新款,”她上车前转头说,“有空过来坐坐。”我点点头,看着出租车尾灯消失在街角。
往回走的路上,手机显示气温降到了十八度。江风带着凉意,但心里是暖的。这种临时约出来的夜晚,成了枯燥生活里的一点亮色。不过我也明白,这种事讲究个你情我愿,强求不来。就像今晚的相遇,恰到好处地缓解了寂寞,又不会给彼此带来负担。
路过刚才那家便利店,店员正在整理货架。我推门进去买了包烟,走出来时点上一根。尼古丁的味道在肺里转了一圈,突然觉得丹东的夜晚其实挺温柔的——它包容着无数这样的故事,让孤单的人能找到片刻的陪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