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湖品茶上课群,平湖茶艺学习交流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4:54:50 来源:原创内容

平湖边上那盏茶的缘分

上周叁下班路过平湖,看见夕阳把水面染成金箔,突然就想起家里那盒朋友送的龙井还没拆封。正犹豫着要不要找个茶室坐坐,手机突然弹出条消息:“明晚七点,平湖品茶上课群在古街茶舍有线下活动,来喝春茶呀?”发信的是住同个小区的张姐,去年跟着她参加过两次读书会,没想到她还管着这么个群。

其实早就听说过平湖品茶上课群,微信里好几个邻居都在,但总觉得喝茶是挺私密的事。转念一想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,第二天晚上我还是踩着石板路去了。那家藏在古街深处的茶舍不太好找,推门时闻到一阵炒豆香,里面已经坐了十来个人。

负责讲解的陈老师穿着棉麻衬衫,正在教大家温杯。他让我们先把热水倒进盖碗,轻轻摇晃两圈再倒进公道杯:“这就好比请客人进屋先暖暖手。”坐在我斜对面的小姑娘第一次用盖碗,手抖得厉害,旁边的阿姨顺手扶住她的手腕:“虎口扣这儿,对,这样就不烫了。”那个瞬间突然觉得,这儿不像在学习,倒像在邻居家串门。

那天我们尝了叁款龙井,陈老师教我们看干茶是不是“糙米色”,又让比较第二泡的兰花香。最让我惊讶的是,同样叫龙井,梅家坞的喝起来像咬脆梨,狮峰山的反而带着嫩豆香。以前我泡茶就是抓把茶叶冲热水,现在才知道水温差五度,味道能差出这么多。

后来我成了平湖茶艺学习交流组的常客。群里有退休的语文老师每周分享茶诗,有开烘焙店的姑娘研究茶点搭配,还有个程序员小哥专门做了个记录茶叶保质期的小程序。上个月我们甚至组团去了趟茶山,跟着茶农采明前茶,在炒茶锅里亲手揉了两把,那天衣服上的茶香第叁天还没散尽。

昨天和张姐在小区凉亭喝她新得的凤凰单丛,她突然笑着说:“记得你第一次来紧张得直搓手。”我也笑了,当时确实担心规矩太多。其实这个群最让人舒服的,就是既教你怎么把茶泡好,又从不较真非得按章法来。就像陈老师常说的:“茶汤倒进杯子那一刻,就是你的茶了。”

现在我的办公室抽屉里常备着旅行茶具,午后给自己泡一杯。有时候同事凑过来问怎么开始学茶,我都会把平湖茶艺学习交流组的二维码推过去。倒不是那里能教人多厉害的技艺,而是它让人发现,原来生活的滋味可以这样一层层慢慢品。

窗外的平湖还是那个平湖,但每次路过都会想起茶舍里那盏温暖的灯光。或许每个人心里都需要这么个地方,不必急着赶路,只管安心喝茶。就像此刻,我又在期待周末的茶会了——听说这次要尝桐木关的正山小种,据说带着桂圆干的甜香呢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