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山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周边学生百名叁小时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47:05 来源:原创内容

保山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

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。前两天路过城东文化广场,远远就看见乌泱泱一群人,清一色穿着校服,乍一看还以为哪个学校在搞活动呢。走近了才听见他们在讨论什么“叁小时挑战”,几个带队的同学正拿着地图比划,周围少说也围着百来号人。

我找了个树荫站着看了会儿,发现他们分工特别明确。有人负责记录时间,有人清点人数,还有几个同学举着手机好像在直播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转过头看见我,挺热情地解释:“我们在做城市探索任务呢,就利用放学后的叁小时。”他指了指身后那群正在讨论路线的同学,“你看,这些都是附近几所中学的,今天约好了来试试这个新玩法。”

说实话,刚开始我以为就是普通的学生聚会。但看着他们手里的任务清单,我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。任务包括要找到五个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、收集十种不同植物的叶子,还要完成叁个街头采访。这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叁小时,可比坐在教室里做题有意思多了。

有个扎马尾的女生刚好完成任务回来,额头上还带着汗珠。她边擦汗边说:“我们每周都换主题,上次是美食地图,这次改成城市记忆了。”她翻开手账本给我看,里面贴满了前几次活动的照片和笔记,“每次叁小时刚好,不会耽误写作业,还能认识好多新朋友。”

我注意到他们这个“周边学生百名叁小时聚”已经形成固定模式了。组织者会在周叁发布任务,周末下午准时开始。没想到这么个自发活动,能吸引这么多学生参与。有个高二的男生跟我说,他们班来了二十多人,“比班会课出勤率还高”。

看着他们在广场上忙碌的身影,我突然想到,这种活动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学生,可能就是因为它打破了常规。不用整天对着课本,而是真正走出来,用自己的眼睛看这座城市。而且叁小时这个时长设置得很妙——既不会太短让人觉得意犹未尽,又不会太长影响正事。

太阳渐渐西斜,活动也接近尾声。同学们开始聚拢到广场中央,互相展示今天的收获。有人拍到了难得一见的古建筑细节,有人收集到了罕见的植物标本,还有几个同学兴高采烈地分享街头采访的趣事。这场面,让人忍不住想起小时候放学后,和小伙伴们在巷子里探险的日子。

临走时,那个戴眼镜的男生跟我说,下个月他们打算把活动范围再扩大些。也许很快,这样的学生聚会会在更多地方出现。毕竟,对年轻人来说,走出教室的叁小时,可能会比坐在教室里的叁小时收获更多。看着他们收拾东西时依然在热烈讨论的样子,我觉得这个下午,他们得到的远不止是任务清单上那些勾勾画画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