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平哪里有站小巷子的,恩平站小巷位置
恩平小巷的烟火气
前几天和朋友喝茶,他突然问我:“你说恩平哪里有站小巷子的?”我当时愣了一下,这问题可真有意思。他解释说,是想找找恩平站附近那些老巷子,听说藏着不少地道小吃。我笑着告诉他,这可问对人了。
恩平站往外走两条街,拐进中山路岔口,那片老城区里就藏着不少有意思的小巷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爬着青苔,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把整条巷子染成暖黄色。巷子不宽,刚好够两辆摩托车错身而过。
我最常去的是巷口那家牛杂摊。老板是个本地大叔,守着这个小摊二十多年了。他家的汤底是用牛骨慢火熬的,老远就能闻到香味。下午叁四点,附近街坊都会溜达过来,搬个小板凳坐在巷边,边吃边聊家常。那份热闹劲儿,比大饭店有人情味多了。
再往深处走,会看见几家传统饼店。玻璃柜台里摆着恩平烧饼、芋头糕这些本地特色。做饼的阿姨手法特别娴熟,揉面、包馅、压模,动作行云流水。她说这门手艺是从她奶奶那辈传下来的,现在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学了。
其实要找恩平站小巷位置,不用看地图,跟着香味走就行。傍晚时分,家家户户开始做饭,炒菜的滋啦声、煲汤的咕嘟声,还有饭菜的香气从窗户飘出来,这就是最生动的指路牌。
记得有次我在巷子里迷了路,是一位纳凉的老奶奶给我指的方向。她摇着蒲扇,慢悠悠地说:“往左走到第叁个路口,看见那棵大榕树就往右。”果然,按她说的走,没几分钟就回到了主路。这种温暖,是导航软件给不了的。
这些小巷看似普通,却是恩平最鲜活的地方。清晨有挑着担子卖菜的吆喝声,午后有孩子们追逐打闹的笑声,夜晚则安静下来,只有偶尔传来的电视声。站在巷口往深处望,总觉得每扇门后都藏着故事。
要说恩平哪里有站小巷子的,其实答案很简单——就在我们身边。只是现在大家都习惯走大路,反而把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巷给忽略了。下次路过恩平站,不妨拐个弯,进去转转,说不定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。
巷子里的店铺大多没有招牌,全凭熟客口耳相传。就像那家竹升面店,藏在巷子最里头,生意却好得惊人。老板说,来的都是老街坊,用的都是老方法,味道几十年不变。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,奶奶带我去的那种老店,吃的不仅是味道,更是回忆。
夜幕降临,巷子里的路灯次第亮起。昏黄的灯光把影子拉得很长,偶尔有晚归的居民骑着电动车经过,车灯在巷子里划出一道流动的光带。这个时候最适合慢慢走着,感受这座小城独有的宁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