衢州附近200块钱的爱情,相近的标题:衢州周边两百元的感情故事
衢州西区的老茶馆里,风扇吱呀吱呀转着,李大姐忽然压低声音:"你听说过两百块钱的爱情吗?"她抿了口茶,"就我们这儿的事。"
我望着窗外骑电动车经过的年轻男女,后座的姑娘很自然地把手搭在男友腰上。这种亲昵让人想起某些特别的时刻——比如用两百块钱就能点亮整片天空的年纪。
城南菜市场的玫瑰
天刚蒙蒙亮,菜市场门口摆摊的老张会多进二十支玫瑰。买花的都是些小伙子,挑得特别认真。"要最红的那支",他们总是这么说。老张知道,这些花最终会出现在纺织厂女工的宿舍里,或者某间月租叁百的出租屋窗台上。
小陈在机械厂做铣工,每个月发工资那天,他都会绕到老张的摊前。那天他女朋友小敏会多做两个菜,虽然只是青菜里多放几片肉,但两个人能吃出年夜饭的味道。剩下的钱,刚好够看场特价电影,再买两杯奶茶。
"其实吧,"小陈有次喝多了说,"两百块钱够我们浪漫大半个月了。"他掏出手机给我看照片,小敏在出租屋阳台上种的多肉植物,用的都是捡来的塑料盆。
夜市灯光下的约定
衢州周边的夜市,九点以后特别热闹。炒粉摊前总排着队,小情侣分吃一碗,你一口我一口。卖首饰的摊主王姐说,经常有男孩子在她这儿挑耳钉,"要那个银色的,她戴肯定好看"。
去年七夕,有个男孩在摊前犹豫了很久,最后选了对叁十五块钱的耳钉。他不好意思地说:"等明年,我一定给她买金的。"王姐包首饰时多放了张贺卡,"有心意就够啦",她这么安慰道。
现在那对年轻夫妻偶尔还会来夜市,女的戴着那对耳钉,男的抱着孩子。遇见王姐总会多买两串烤面筋,说这是他们的定情信物。
江边的晚风不要钱
信安湖边的长椅永远不缺客人。退休的赵老师每天晚上散步,总能遇见那对熟悉的小年轻。"他们好像有说不完的话",赵老师说,"有时候就安静地坐着,看对岸的灯光。"
女孩在蛋糕店工作,男孩送快递。他们的约会总是在傍晚以后——女孩下班,男孩送完最后一单。两人坐在江边石阶上,分食女孩从店里带的边角料做的饼干。
"衢州周边两百元的感情故事,说白了就是穷开心。"赵老师感叹,"可你看他们笑得,比那些开豪车的还真。"
老汽车站旁边的煲仔饭店,墙上贴满了便利贴。有一张这样写着:"等我们攒够首付就结婚——用两百块钱谈恋爱的两个人。"落款是2019年春天。
老板娘说那对小夫妻去年真来拍了婚纱照,特意选在傍晚,说要留住信安湖的夕阳。拍照穿的西装和婚纱都是从淘宝买的,加起来不到五百。
现在经过那家煲仔饭店,还能闻到熟悉的腊味香。新来的打工仔依然会在墙上留言,内容都差不多——对于明天,对于小家,对于在衢州附近,用有限的钱经营无限的感情。
李大姐的茶凉了,她又续上热水。"其实啊,"她望着街上牵手走过的老人,"我跟你叔那会儿,连两百块都没有。"他们结婚时只扯了块红布,在村口放了挂鞭炮。"这不过了一辈子?"
窗外飘起细雨,那对骑电动车的年轻人停在了屋檐下。男孩脱下外套罩在两人头上,跑进雨里的样子,像极了所有在衢州附近,用两百块钱就能相爱的年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