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州嫩茶论坛,泸州新茶品鉴交流园地
这两天我刷手机的时候,偶然点进了一个叫“泸州嫩茶论坛”的地方。这一看可好,直接泡在里面小半天,连朋友发的消息都忘了回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老泸州,自认为对本地茶文化还算了解,但这个论坛里聊的东西,还真是让我开了眼界。
论坛里最热闹的,就属那个“泸州新茶品鉴交流园地”版块了。我刚点进去,就看到有位大哥在晒他刚买的明前茶。照片拍得那叫一个诱人,嫩绿的芽尖在水里慢慢舒展,隔着屏幕都仿佛能闻到那股清香。底下跟帖的茶友你一言我一语,有的问是在哪家茶庄买的,有的分享自己类似的购茶经历,还有人提醒说这款茶水温不能太高,八十多度刚刚好。
一杯茶的邻里情
最有意思的是上周六,论坛里一位住在城北的王阿姨发帖,说儿子给她带了包好茶,但自己一个人喝不完,想找附近的茶友一起分享。你猜怎么着?当天下午就有叁位茶友上门,素未谋面的几个人就这么坐在阳台上,边喝茶边聊了一下午。王阿姨后来在帖子里说,那天她笑得皱纹都多了几条,比过年还热闹。
这种事儿在论坛里还真不少见。有时是家里茶叶囤多了拿出来交换,有时是组织个小型茶会,有时就是单纯想找个能安静品茶的地方。说起来,现在大家住楼房,邻居之间见面都不一定打招呼,反而是在这个泸州嫩茶论坛上,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了。
我特别喜欢看那些老茶客分享的冲泡技巧。有位滨顿叫“茶中散人”的老先生,每次发帖都特别详细。他说他泡茶从来不用温度计,全凭手感。“水刚冒蟹眼泡的时候正好”,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。有人照着他说的方法试了,回帖说确实比之前泡的好喝多了。
上个月论坛里还闹过一件趣事。有年轻人买了号称是特级的泸州雀舌,结果发照片上来请教,眼尖的老茶友一眼就看出不是本地货。大家七嘴八舌地分析茶叶形状和色泽,最后那位年轻人真的去找商家理论,还真给退了货。这事儿之后,论坛里专门开了个“避坑指南”的合集,都是茶友们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买茶心得。
说到泸州本地的茶,其实种类还真不少。除了大家熟知的泸州雀舌,还有纳溪的特早茶、叙永的翠峰,各有各的韵味。论坛里就经常有人把这些茶放在一起对比着喝,然后分享不同茶叶的香气、口感特点。我刚接触茶那会儿,就是跟着这些帖子慢慢学会了区分。
现在每天下班回家,我都会习惯性地打开论坛看看。不一定非要发言,光是看着茶友们聊今天喝了什么茶,遇到了什么趣事,就让人觉得特别放松。有时候工作累了,泡杯茶,翻翻帖子,感觉整天的疲惫都随着茶香飘散了。
说起来,这个泸州嫩茶论坛不知不觉已经成了很多茶友生活的一部分。它不单单是讨论茶叶的地方,更像是个大家庭,把爱茶的泸州人都聚在了一起。哪天你要是有空,不妨也来逛逛,说不定还能碰上住在同一个小区的老茶友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