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旧100元3小时约,同城叁小时百元相约
最近在个旧的街头巷尾,总能听到这样的闲聊:“你知道那个100元3小时的活动吗?”说真的,第一次听说的时候,我也挺好奇的。这价格放在现在,连看场电影带买爆米花都不太够,居然能安排叁小时的活动?
那天路过金湖边上,正好遇见邻居张姐带着孩子从文化馆出来。小家伙手里举着刚捏好的泥塑,兴奋得小脸通红。张姐笑着说他们参加了少儿艺术工坊,就是那个百元叁小时的活动。教室里二十几个孩子跟着老师学手工,材料费全包,家长还能坐在休息区喝茶看报纸。
原来生活可以这么安排
我后来特意去了解了下,这个同城叁小时百元相约真的挺有意思。周叁是银器制作体验,周五是本地民歌教学,周末还有老照片修复课堂。我隔壁退休的王老师就在那儿教人写毛笔字,他说每次看到学员完成第一幅作品时的笑容,就觉得特别充实。
上个雨天我实在没处去,索性报名参加了咖啡品鉴班。教课的姑娘刚从云南咖啡庄园学习回来,带着我们尝了叁种不同产地的豆子。最让人惊讶的是,在场有个四十多岁的大哥,居然因为这个活动打算在步行街开个小小的咖啡店。
现在周末邀朋友,我都会说:“要不试试那个叁小时百元相约?”比起在商场漫无目的地闲逛,或是捧着手机发呆,这样度过时光确实更让人满足。昨天在古诗词鉴赏班上,居然碰见我们公司最年轻的程序员,他说来这儿是为了找写代码的灵感。
街角开书店的李老板也加入了这事儿,每周二下午在书店二楼办读书会。上次我们去讨论《城南旧事》,七十岁的陈奶奶和大学生小赵为某个情节讨论得热火朝天。临走时陈奶奶还说,这是她这几个月来说话最多的一次。
可能这就是个旧这座小城的魅力吧。不需要花大价钱,不用精心策划,随性地选个感兴趣的活动,叁个小时里总能遇见些有趣的人,学到些新鲜事。就像我昨天在烘焙课上认识的母女,女儿悄悄告诉我,这是她妈妈生日最想要的礼物——走出厨房,为自己学点什么。
现在要是再有朋友抱怨生活无聊,我都会笑笑说:“要不要试试我们这儿的叁小时百元相约?”毕竟在这座生活节奏刚刚好的城市里,花100元买到的不仅是叁小时时光,更是重新发现生活趣味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