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清大学城约找学生,乐清大学城学生相约
乐清大学城约找学生这件事,现在好像成了不少人的日常。前两天我路过生活区,听见两个同学站在奶茶店门口商量:“晚上篮球场那边有人组局,你去不去?”另一个边刷手机边回:“我看看群里消息,好像说要先到图书馆门口集合。”
这种相约的模式,在大学城里几乎无处不在。食堂吃饭要约人,自习要占座,连去校门口拿个快递都能在群里凑个团购。有时候觉得,在这里读书,会不会社交反而成了主修课?
那些年我们一起赶过的教室
记得大一刚来的时候,我连教学楼都找不着北。站在叁岔路口正发懵,旁边过来个背着画板的学姐:“同学,设计学院往哪走?”我俩相视一笑,最后决定一起打开手机导航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我们要去的是同一栋楼的上下层。
这种巧合在大学城太常见了。现在要是有人问我怎么快速适应这里,我肯定会说:多约几个同学一起行动。上次为了赶早课,我们宿舍搞了个“连环肠补濒濒”制度,谁先起床就得负责把其他人都闹醒。虽然经常迷迷糊糊地把隔壁宿舍的也喊醒了,但至少没人再迟到过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:就连去学校后门的美食街,大家也都习惯在群里喊一声。有时候明明只是想买个煎饼,结果呼啦啦跟出去五六个人,最后变成小型聚餐。老板看见我们都眉开眼笑的,上次还悄悄多送了两串烤面筋。
学生相约的那些事儿
说到乐清大学城学生相约,最热闹的还属期末复习季。图书馆的座位要组团占,资料要拼单打印,就连点外卖都要凑满减。上周在自习室,看见有个男生抱着叁杯咖啡到处找人:“刚才谁说要拿铁的?我这多买了一杯。”结果旁边站起来两个人都举手,场面一度很滑稽。
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,倒是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多了些温暖。前天我在教学楼走廊,碰见两个女生在商量创业比赛的事。一个说:“要不我们把经管学院那个学霸也拉进来?”另一个立刻点头:“我这就给他发消息,他昨天还说想找团队呢。”
其实想想,这座大学城就像个巨大的社区。从上课到生活,从学习到娱乐,大家已经习惯用“约”这个字来串联每一天。昨天路过操场,看见篮球架下站着几个等队友的男生,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。突然觉得,这样的青春画面,或许就是大学最真实的模样。
当然也会遇到些小插曲。比如约好叁点见面,结果总有人拖到叁点半。或者明明说好一起去听讲座,临出门却说突然要开班会。不过这些都不妨碍下次继续相约——毕竟在这个偌大的校园里,能有人一起说说笑笑,总比独自赶路要强得多。
现在偶尔晚上从图书馆回宿舍,还能看见叁叁两两的学生坐在草坪上。有时候是在讨论小组作业,有时候就是单纯聊天。路灯柔柔地照着,他们的笑声飘得很远。这样的场景看多了就会明白,所谓大学生活,大概就是在无数次相约中,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