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都出差如何寻找本地茶馆,昌都公务期间哪里可品当地茶饮
刚到昌都那天下着小雨,酒店前台的小姑娘看我拿着公文包一脸疲惫,轻声问了句:“先生要不要尝尝我们这的酥油茶?”我这才想起,这次出差除了谈项目,还有个私人小目标——找找当地正宗的茶馆。
说起在昌都找茶馆,跟在内地可真不一样。这里没有霓虹闪烁的招牌,也没有热情揽客的伙计,但空气中飘着的茶香就是最好的向导。第二天谈完合作,当地合作伙伴扎西提议:“走,带你去个地方。”跟着他拐进老城区的小巷,木质结构的藏式小楼里传来低声交谈,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发现——真正的茶馆往往藏在市井深处。
当地人的饮茶地图
扎西说,在昌都找茶馆要记住叁个信号:门口停着摩托车的、窗台摆着格桑花的、帘子后面飘出奶香的。果然,他带我去的那家虽然门脸不大,但推开门就闻到混合着酥油与茶叶的醇厚香气。穿着传统服饰的老板娘正在擦拭铜壶,见到熟人般对扎西点点头:“老位置?”
坐在色彩斑斓的卡垫上,我发现这里的饮茶方式很有讲究。当地人习惯先往木碗里撒撮青稞面,再倒入滚烫的酥油茶,用手指贴着碗沿轻轻转动。看着窗外转经的老人,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说在昌都,茶馆不只是喝茶的地方——这里是信息站,是休息处,更是感受这座城市脉搏的窗口。
后来几天我慢慢摸索出规律。清晨七点适合去市场周边的茶馆,能遇见交易虫草的商人;午后适合找个安静的二层小楼,看着阳光穿过经幡照进茶碗;傍晚则要去临街的铺子,听着路过朝圣者的脚步声。每个时段都有独特的氛围。
公务间隙的寻茶时光
有次会议提前结束,我试着独自寻茶。凭着记忆穿过两条街道,找到家挂着褪色邦典的门面。不会藏语确实有点麻烦,但我发现指着邻桌的茶具比划,或者直接说“突吉其”(谢谢),老板娘就会露出会心的微笑。那天的甜茶格外香浓,还意外尝到了藏式点心“推”,那种带着奶香的清甜,现在想起来还回味无穷。
其实在昌都出差期间寻找本地茶馆,最重要的是放下游客心态。有回我跟着几个刚下班的藏族姑娘走进她们常去的茶馆,学着把糌粑捏成小团,就着热茶慢慢吃。旁边的大叔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和我聊起今年的收成,那一刻突然觉得,虽然离家千里,却在这缕茶香里找到了奇异的归属感。
离开昌都前又去了第一次那家茶馆。老板娘已经认得我,特意多给了块奶渣。铜壶里沸腾的茶叶哗哗作响,像在诉说这座茶马古道重镇的故事。我想,下次来昌都出差,应该能像个老熟人那样,推开门就说:“来碗地道的酥油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