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威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课堂茶香伴读时光
窗外飘着细雨,教室里却格外温暖。讲台上语文老师不紧不慢地讲解着古文,而每个同学手边都放着一个透明玻璃杯。淡绿的茶汤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,偶尔有人端起杯子轻啜一口,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的茉莉花香。
这是我们宣威学生独特的品茶喝茶上课方式。说来也怪,自从学校允许带茶水进教室后,原来下午第一节课打瞌睡的现象少了一大半。记得上学期,班主任第一次端来茶具时,我们还觉得挺新鲜。她笑着说:“咱们宣威产好茶,不如让茶香飘进课堂?”
茶香里的改变
刚开始大家都不太习惯,泡茶时手忙脚乱的。不是水温太高把茶叶烫坏了,就是水加得太满。最搞笑的是小王,第一次泡茶时太投入,差点把隔壁同学的作业本也泡进茶水里。可现在呢?每个同学都能熟练地掌握泡茶的要领,知道什么茶叶该用多少度的水,泡多久最合适。
说来也奇怪,自从开始喝茶,课堂氛围真的不一样了。以前下午上课,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哈欠声。现在呢?教室里安安静静的,只有翻书声和偶尔杯盖轻碰的脆响。连最坐不住的小李,也能定下心来听完整节课了。数学老师打趣说,这比咖啡管用多了,既提神又不会像咖啡那样让人心慌。
其实吧,我觉得不只是茶叶的功效。每次泡茶时,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,心情就会慢慢平静下来。那种感觉,就像按下了暂停键,让我们从课间的喧闹中抽离出来,准备好迎接新的课程。这或许就是宣威学生品茶喝茶上课的魅力所在。
茶香伴读的日子久了,连家长们都发现了变化。小陈的妈妈说,以前孩子回家总抱怨上课犯困,现在倒是主动跟她讨论起不同茶叶的泡法。班上几个调皮鬼,现在课间不再追逐打闹,反而围在一起研究怎么泡茶更好喝。有个同学甚至在家里阳台上种起了茉莉花,说是要自己窨制花茶。
上周的作文课上,老师让我们写“最特别的课堂记忆”。超过一半的同学都写了品茶的事。小张在作文里写道:“每当我端起茶杯,看着嫩绿的茶叶在水中起舞,就仿佛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。”这话说得真好,原来不只是我们,连老师都在周记里说,现在上课时看着同学们专注品茶的样子,教学都变得更有意思了。
前几天学校开放日,外地来的参观团看到我们上课时的情景都觉得新奇。校长介绍说,这是我们因地制宜的教学创新。确实,宣威本就是茶叶之乡,让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品味家乡的味道,这或许就是最好的乡土教育。
现在啊,我们班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专属的茶杯。小美用的是青花瓷盖碗,小明偏爱简约的玻璃杯,而我最喜欢那个紫砂小壶。这些茶具静静地立在每个人的课桌上,成了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。有时候课间休息,大家还会互相品尝各自带来的新茶,聊着茶叶的来历和特点。
窗外,雨渐渐停了。阳光透过云层洒进教室,照在每一个认真听课的脸庞上,也照在那些冒着热气的茶杯上。茶香依旧在空气中缓缓流淌,伴着老师的讲课声,伴着翻书的沙沙声,伴着这个年纪特有的专注与梦想。这样的学子课堂茶香伴读时光,我想,会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里,成为青春中最温暖的一抹底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