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城港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男人偏爱的防城港小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44:10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飘来的海蛎煎香

老陈蹲在巷子口的石阶上,手里的烟快烧到指头了也没察觉。这条窄得只容两人并肩的小巷,他走了四十年。墙角的青苔湿漉漉的,海风穿过楼房间隙,带着咸腥味拂过晾在竹竿上的衬衫。“这条巷子啊,比老婆还熟。”他眯着眼笑,脸上的皱纹挤成了地图。

清晨五点半,巷尾阿婆的煤炉最先冒烟。她用扁担挑着两桶刚上岸的蛎子,铁锅滋啦一响,葱香混着海蛎的鲜气就往人鼻孔里钻。穿人字拖的男人揉着眼睛蹲在墙角,等第一锅海蛎煎。他们不说话,只听油花爆裂的声响,像某种心照不宣的仪式。

渔网与茶渣

巷子中段有家修补渔网的铺子,老周坐在塑料凳上,梭子在网眼间穿梭。其实现在都没人用这种网了,但总有人拿来补。“补的是网吗?”他扯断尼龙线,“补的是念想。”隔壁茶叶铺的老陆端着搪瓷缸过来,缸壁积着深褐色茶垢。两人就着潮湿的空气对饮,茶是苦的,话是碎的:“昨晚的东风……”“叁号码头卸货……”

女人们很少进来。不是嫌弃地滑,是知道这是男人们撒野的地方。他们在这儿光膀子打牌,用生锈的铁桶养石斑鱼,把摩托车斜停在裁缝店门口。裁缝店的王姨早习惯了,她踩着缝纫机说:“这些男人啊,在巷子里才像回到水里的鱼。”

台风天的灯火

去年台风过境,全城停电。巷子里的男人却都冒雨出来,拿着手电筒检查每户的雨棚。老陈从家里拖出柴油发电机,电缆像黑蛇般蜿蜒各家冰柜——得保住第二天要卖的海鲜。他们在五金店里抽光了两包真龙,守着忽明忽暗的灯泡直到天亮。

如今新城区建起购物中心,玻璃幕墙亮得晃眼。但总有人在深夜开着皮卡回来,车轮碾过凹凸不平的青石板。巷口烧烤摊的炭火彻夜不灭,生蚝壳堆成小山。他们用牙咬开啤酒盖,说起小时候在这踢球砸碎王家玻璃的往事。防城港男人偏爱的小街从来不是观光景点,是渔汛期归来时,第一个看见的灯塔。

阿婆的海蛎煎摊今年换了铁棚,老周的渔网店门口多了二维码。但煤炉还是那个煤炉,茶垢还是那些茶垢。潮水涨了又退,男人们依然蹲在巷子里,像礁石上晒着的船蛎,牢牢附着在这片咸腥的土地上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