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溪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,本溪足疗店为何光说不做
最近路过本溪几家足浴店,发现个挺有意思的现象。门口广告牌写得天花乱坠,什么"祖传手法""专业理疗",进去体验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这让我忍不住琢磨:本溪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呢?
说起来也挺无奈的。上周陪朋友去解放路那家"康健足道",前台说得可好听了,保证是二十年老师傅亲自上手。结果呢?就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,手法生硬得像在揉面团。朋友忍不住说了两句,对方还理直气壮:"我们这儿都这个手法。"
服务缩水成常态
明山区的几家店情况也差不多。宣传单上写着90分钟全套服务,实际连泡带按不到一小时就完事。问起来就说"今天客人多",要不就是"您选的这个套餐就是这样"。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有家店居然把修脚项目直接取消了,理由是"师傅今天请假"。可我们提前打电话确认时,他们明明说所有项目都正常营业啊。
这种情况见多了,难免会想:本溪足疗店为何光说不做?也许是因为现在生意难做,先把客人哄进来再说?或者是觉得顾客不会较真,敷衍了事也能蒙混过关?
记得叁年前可不是这样。那时候随便进一家店,师傅都会认真问哪里不舒服,手法专业又到位。现在倒好,很多技师一边服务一边刷手机,心不在焉的。有次我提醒技师专心点,人家反而说:"我这手法练了多少年了,闭着眼睛都能做。"这话听着就让人来气。
说到底,足浴这个行当靠的是口碑和回头客。现在这么搞,怕是很难留住老主顾。我家楼下那家店,开张时热闹得很,这才半年多,晚上经过都看不到几个客人。门口倒是天天换新广告,什么"开业大促""周年庆典",套路玩得溜,就是不见服务有什么长进。
其实咱们消费者要求真不高。价格贵点可以接受,但得物有所值;技术有高低能理解,但得用心对待。可现在的情况是,钱没少花,气没少受。难怪越来越多的人宁愿自己在家泡脚,也不愿去足浴店找不自在。
说到这里,突然想起个事。去年在沉阳出差时体验过一家足浴店,人家那服务才叫专业。从进门到离店,每个环节都让人舒心。同样的价钱,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?莫非是本溪这地方竞争不够激烈,让某些店家觉得敷衍了事也能活下去?
不过话说回来,咱们本溪也有认真做生意的足浴店。火车站附近那家老店,开了十多年了,虽然装修旧了点,但师傅手法扎实,服务也周到。每次去都要排队,可见顾客心里都明白谁好谁赖。可惜这样的店现在越来越少了。
这么看来,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经营理念。是把顾客当一次性韭菜割,还是真心实意想做长久生意?这个选择,决定了店家是认真做事还是光说不做。毕竟,再怎么吹得天花乱坠,不如实实在在把每个顾客服务好。
下次要是再遇到吹得响做得差的店,我肯定转身就走。与其花钱买气受,不如多走几步找家靠谱的。相信不少人都这么想,所以那些总是"只吹不做"的店家,恐怕得好好想想将来的路该怎么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