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安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瑞安男士常访的小巷
瑞安市中心有条不起眼的小巷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。要说这儿为什么总能看到男人们的身影,还得从巷口老陈的剃头铺子说起。
早上七点半,老陈的推子声准时响起。巷子里飘着剃须膏的薄荷香,混着隔壁早餐店刚出笼的肉包子热气。五十岁的老周坐在那张用了二十年的转椅上,闭着眼让热毛巾敷脸。“这儿剃个头十五块,还能聊会儿篮球赛。”他眯着眼睛说,“商场里那些发型工作室?去一次够在这理大半年了。”
巷子里的烟火气
再往里走,老李的修鞋摊支在梧桐树下。他边绱鞋底边和顾客唠家常,手边的收音机咿呀放着瓯剧。斜对面五金店老板刚送走客人,顺手把板凳搬到巷子口,和隔壁茶叶店老板摆开象棋棋盘。午后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,棋盘上楚河汉界分明,围观的人渐渐围成个圈。
要说这条巷子最热闹的时候,还得是傍晚。几家小炒店亮起灯,爆炒的滋啦声此起彼伏。建筑工地的老张和工友们坐在老地方,桌上摆着江蟹生、鱼丸汤,配两瓶啤酒。“在这吃饭舒坦,”老张给工友倒酒,“比那些装修花哨的馆子实在多了。”老板端菜时不忘招呼:“今天的带鱼新鲜,要不要加个菜?”
巷尾那家开了叁十年的旧书店,是中学王老师最爱逛的地方。书架间窄得只容一人通过,他却能在里面待上整个下午。“上次在这找到本八十年代的《瑞安地方志》,”他小心翻着发黄的书页,“这种惊喜,网上买书可体验不到。”
夜色渐深,巷子慢慢安静下来。最后几个客人从家常菜馆出来,互相道别。老陈收拾着剃头工具,五金店老板正在拉卷帘门。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子,明天又会迎来新的一天,继续成为瑞安男人们生活里再普通不过,却又离不开的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