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州大学边约什么新暗号,晋大周边新暗号相约
那晚的街头暗号
这事儿得从上周末说起。我蹲在晋州大学南门对面的奶茶店等人,耳边突然飘来几个学弟学妹的对话:“等会儿老地方见?”“不行啊,今天改到‘树洞’了。”他们挤眉弄眼地交换着眼神,拎着奶茶匆匆离开。
我捏着温热的珍珠奶茶,吸管戳了又戳。最近半个月,这种神秘兮兮的对话在晋大周边特别多。图书馆叁楼靠窗的座位突然没人占座了,反而后街那家总放周杰伦的老书店挤满了人。连煎饼果子摊的阿姨都学会新词:“同学,要加‘银河系’吗?”——后来才知道是双份薄脆的代号。
真正让我好奇的是周叁晚上。本来约好在西门烧烤摊见老同学,到了却发现卷帘门拉着,门上粉笔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猫头。正要打电话,隔壁水果店老板探出头:“找小赵?他们去‘月亮广场’啦!”就是操场东北角那盏总短路的路灯,灯光忽明忽暗像月食。
后来在操场边上,小赵咬着羊肉串笑:“现在大家约地方都这样,比直接说坐标有意思。”他手机里存着七八张手绘地图,标注着“云朵天台”“彩虹台阶”这类地方。最绝的是“深夜食堂”——其实是个通宵自习室,但必须带份关东煮才能进门。
这些晋州大学边约什么新暗号像野草似的长出来。体育系那帮人把单杠区叫“龙门”,文学院的在樱花树下挂木牌写暗语。有回我跟着“去看海”的暗号走,结果被带到游泳池,救生员指着浅水区:“今天浪大,小心呛水。”
暗号还在进化。上周叁食堂贴出告示:本周“火山喷发”改为“冰川融化”。研究了叁天才明白,辣椒窗口改卖冰粉了。现在连取快递都要对暗号,驿站大爷戴着老花镜核对:“你说的是红鲤鱼还是绿鲤鱼?”
这种晋大周边新暗号相约的方式,倒让陌生人容易搭话。前天在复印店,有个女生问我能不能帮她印“会飞的考拉”,老板立刻接话:“得用紫色纸对吧?”两人相视一笑,留下我在旁边目瞪口呆。
昨天经过图书馆,看见布告栏贴了张没落款的漫画:一只松鼠捧着松果蹲在路灯上。路过的学生纷纷拍照,我拉住相熟的学妹问她看出什么门道。她眨眨眼:“师兄今晚八点,带着瓜子去‘摇摆森林’就知道了。”
今晚我真揣了包瓜子过去。所谓摇摆森林就是小树林里那排吊床,到时已经晃着二十多人。没人组织,大家交换着零食,吊床上系的铃铛偶尔响。穿汉服的女孩在吹叶子笛,旁边有人用保温杯打节拍。
躺在吊床上看树叶缝隙里的星星,突然觉得这些晋州大学边约什么新暗号,就像学生时代特有的摩斯密码。等毕业多年后,谁还会记得“月亮广场”的灯光频率,或是“树洞”那块砖头的松动规律呢。但此刻,晚风里飘着的都是年轻的默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