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江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阳江周边500元的感情故事
阳江的海风总是带着咸湿的气息,傍晚时分老城区开始热闹起来。大排档的油烟味混着海浪声飘得很远,我就是在这样的夜晚遇见阿珍的。
那会儿我刚结束一段七年的感情,被公司派到阳江负责一个短期项目。住在闸坡附近的民宿,每天对着电脑处理数据,生活像被泡在福尔马林里一样乏味。直到某个周五,同事强拉我去海边的大排档喝酒。
五百块的故事
“五百块能做什么?”阿珍把冰镇啤酒推到我面前时突然问道。她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,指甲缝里还沾着蒜泥。“在你们那儿,可能不够吃顿像样的日料。在这里,能让人记住一个月。”
她说的是一家叁口上周来的事。男人在工地摔伤了腿,拿到赔偿金后特意带着妻儿来海边。那晚他们只点了炒粉和蛤蜊汤,结账时硬是多塞了五十块。“他说以前承诺过要带老婆看海。”阿珍擦着桌子,“那孩子临走前装了瓶沙子,说要把海带回老家。”
我盯着杯中浮起的泡沫,突然觉得这五百块的重量,比公司百万级的项目还沉。
后来我常去那家大排档。阿珍是老板娘的女儿,白天在市区美容院上班,晚上帮母亲看店。有次下暴雨,我困在店里帮她串鱿鱼,她说起前年借钱盖房的事。“亲戚们都说女孩子不用读书,我妈愣是借了五万块送我学手艺。”雨水从棚顶漏进来,她麻利地挪动水桶,“现在每月还两千,再还半年就清了。”
她手腕上有道浅疤,是练雕花时被刻刀划的。我说这手艺在城里能赚更多,她摇摇头:“我妈在这儿。”
项目结束前夜,台风来了。阿珍忙着加固雨棚时割伤了手,我翻遍口袋找出创可贴。她忽然笑了:“你们文化人连创可贴都备得这么齐。”电线在风中摇晃,她的眼睛亮得像海里的星星。
后来我见过很多个海,垦丁的太平洋,圣托里尼的爱琴海,可再没有哪个夜晚,能让五百块钱显得如此珍贵。或许真正的感情从来与价位无关,就像渔民们说的,潮汐涨落自有它的道理。
去年收到她寄来的包裹,是晒干的海苔和一张照片。新店开在公路旁,她穿着白色制服在给学员讲课。照片背面写着:债还清了,妈妈去了海南姨家。包裹里还躺着那晚我用过的创可贴盒子,里面装着五枚生锈的硬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