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兰浩特做大活的地方,乌兰浩特干活好去处
要说在乌兰浩特找活儿干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去工地搬砖。其实啊,这座城市的就业机会比咱们想象中丰富得多。
我上个月在城南新区转悠时,发现新建的物流园正在招工。负责招聘的老李热情地介绍:"咱们这儿分拣、打包、装卸都需要人手,要是会开叉车,工资能再高两成。"隔壁食品加工厂的招工启事还特意注明包吃住,这对很多外来务工者来说挺划算的。
传统行业仍是主力
当然啦,建筑行业依然是用工大户。在城东开发区,七八个在建项目都需要大量工人。带班的王师傅说:"现在熟练瓦工日薪能到四百,小伙子愿意学的话,半年就能出师。"他掏出手机给我看工友群里的招工信息,几乎每天都有新活儿。
不过要提醒大家,这些体力活确实辛苦。早上六点开工,赶上工期紧还得加班。但好处是现结工资的工地越来越多,这点特别受工友们欢迎。
我遇到从突泉县来的小夫妻,他们在建材市场接了送货的活。丈夫开车,妻子帮忙装卸,两人配合着干,每个月能攒下万把块钱。"虽然累点,但比在老家种地强多了。"妻子边擦汗边笑着说。
新兴机会正在涌现
要说新鲜事,最近冒出不少电商包装的零工。就在火车站附近,有个临时用工市场,经常有老板来招打包工。按件计费,手快的人一天能挣两百多。这种活计时间自由,特别适合要照顾家庭的妇女。
对了,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接平台派单的维修活儿。会修水电、懂点家电维修的师傅特别吃香。我认识个退伍兵,靠手机接单做家电清洗,旺季时月入过万。他说关键是服务要好,老客户会主动推荐新生意。
城西那片新建的小区,家家都在装修。木工、油漆工、水电工轮着进场,活计排得满满当当。有个安徽来的老师傅带着叁个徒弟,专做定制橱柜,手艺好得业主抢着要。
说到这儿,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。现在连搬家公司的活都细分了,有的专门负责拆装家具,有的专做精细物品打包。这说明咱们这儿的劳务市场越来越专业了。
当然要找好活儿,还是得靠熟人介绍。我建议初来乍到的朋友,可以先到劳务市场蹲几天,和老师傅们唠唠嗑。他们消息灵通,哪家老板结账爽快,哪个工地活好干,心里都门儿清。
最近天气转凉,马上要进入采暖期,通管道、修锅炉的活儿渐渐多起来。有这门手艺的师傅,现在就该开始联系老主顾了。毕竟在乌兰浩特,掌握季节性工作的节奏很重要。
其实无论选择哪种工作,踏实肯干的人总能找到立足之地。这座城市的建设需要无数双勤劳的手,而每双手都能在这里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