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河哪里有站小巷子的,根河站附近小巷位置
根河站旁的小巷记忆
上次朋友来根河玩,出了火车站就给我打电话,开口就问:"这站前广场看着挺整齐,但想找个接地气的地方转转,根河哪里有站小巷子的?"我握着电话就笑了,这不问对人了嘛。
从根河站往右拐,走过那个红顶的公交亭,再往前二十来步,确实藏着几条老巷子。这些巷子不仔细找还真容易错过,毕竟现在大家出站都直奔大路去了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还长着毛茸茸的苔藓,夏天的时候特别明显。
巷子不宽,两个人并排走刚好,要是推着自行车迎面过来,都得侧身让一让。但这份狭窄反而让人觉得亲切,好像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根河。有几家老住户还保留着以前的习惯,清早会把花盆搬到门外,让花儿也透透气。
说到根河站附近小巷位置,最有意思的是那些小店铺。卖山货的老李叔,店门口总摆着晒干的蘑菇和蓝莓,用那种很传统的竹筛子装着。他不太会用手机支付,但你用现金找他买货,他总会多抓一把递过来:"这个季节的蘑菇香,炖汤最好。"
再往里走,还能闻到王阿姨家的列巴香气。她家做俄式面包叁代人了,烤炉还是老式的砖砌炉子。有次我问她为啥不换个新设备,她边揉面团边说:"这炉子火候不一样,烤出来的列巴外脆里软,街坊们都认这个味儿。"
其实想想,根河站附近小巷位置之所以特别,还不是因为这些生动的人和生活。现在城市发展快,很多老巷子都拆了重建,能保留下来真是不容易。有时候傍晚路过,能看见几位老人坐在巷口聊天,手里编着桦树皮工艺品,那场景就像定格在了某个温暖的时光里。
冬天的时候,这些巷子又是另一番景象。白雪覆在青瓦上,家家门口扫出一条小道,烟囱里飘着淡淡的炊烟。从巷子这头望到那头,偶尔有穿厚棉衣的人慢悠悠走过,踩雪的吱呀声在巷子里回响,特别安静。
要说根河哪里有站小巷子的这个问题,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清楚了。毕竟导航软件上都标注着大路,这些小街巷很少会特别标注。但你要是真想找,还是能找到的——就在站前广场东侧,挨着邮局那条路往里走。
前两天又路过那儿,发现巷口多了块木牌子,上面手写着"老巷茶舍"。推门进去,是位年轻人开的店,他说是在外地工作几年后决定回来的:"总觉得这些老巷子不该被忘记,在这儿开个小店,让来往的人能歇歇脚,也听听老根河的故事。"
太阳快落山时,巷子里的光影特别好看。夕阳斜斜地照在斑驳的墙面上,把那些岁月的痕迹都染成了金黄色。偶尔有火车经过的汽笛声从站台那边传来,不觉得吵,反而让巷子更显宁静了。
这些巷子就像根河的记忆口袋,装着这座林区小城的过往。它们或许不够现代,也不够宽敞,但正是这份质朴,让人走在其中时,心里会觉得特别踏实。下次你要是来根河,不妨也去找找这些巷子,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发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