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芜耍女娃,莱芜闲游女童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54:51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我坐在老槐树下乘凉,隔壁王婶抱着针线筐路过,突然没头没尾地说了句:“现在这些丫头啊,可比咱们当年会耍多了。”她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我心里,漾开一圈圈对于莱芜耍女娃的记忆。

要说莱芜姑娘会耍,可不是现在才有的说法。我小时候常听奶奶讲,她年轻时跟着姐妹上山采药,能在云雾缭绕的山脊上唱梆子戏。那时候的“耍”,是苦中作乐的本事。她们把野花编成环,把山泉水装竹筒里当酒,采药休息时居然能对着山谷对歌。奶奶总眯着眼说:“那些调门啊,现在都失传喽。”

街头巷尾的童趣

现在的莱芜耍女娃又是另一番光景。上周路过红石公园,看见几个七八岁的小丫头在跳皮筋,扎着羊角辫的那个边跳边念:“小皮球,香蕉梨,马兰开花二十一...”旁边观战的小女孩攥着冰棍,腿跟着节奏不由自主地晃动,那根快化的冰棍滴在裙子上,她哎呀一声,周围爆发出银铃般的笑声。这种鲜活的热闹,比任何精心编排的表演都动人。

往老街深处走,青石板路上还有更地道的风景。两个穿校服的女娃蹲在墙根玩“拾子儿”,磨得光滑的石子在她们手心手背间翻飞。输了的女娃噘着嘴,从兜里掏出颗水果糖递给赢家,赢的那个反倒掰开糖纸,把糖咬成两半分给对方。这种孩子间的义气,怕是很多大人都忘了。

不过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,是去年在莱芜东南边那个村子见到的场景。几个女娃用玉米须编假发,用凤仙花染指甲,还煞有介事地披着床单扮戏文里的娘娘。她们自创的唱词里,既有从老人那儿听来的老调,又夹杂着动画片里的新词。这种新老交融的玩法,倒让我想起奶奶那代人——原来莱芜女娃骨子里那种创造快乐的能力,从来就没断过线。

夕阳西下时,那些耍累了的女娃们被家人喊回家吃饭。她们嬉笑着散去,有个扎马尾的小姑娘跑出几步又折返,把忘在石凳上的布娃娃紧紧搂在怀里。这个寻常的黄昏,因为这些莱芜耍女娃的身影,变得格外温暖。或许明天,她们又会发明出新的游戏,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属于她们的莱芜闲游女童记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