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节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,毕节同城约茶500元一晚
最近在毕节本地的一些社交圈子里,时不时能看到“毕节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”这样的字眼。第一次看到的时候,我心里就咯噔一下,这“约茶”听起来文雅,可配上“500元”和“一晚”这个价格与时间,总觉得味儿不对。这不就是普通的喝茶聊天吧?谁家好茶一晚上要这个价呢?
我有个朋友,好奇心重,非要探个究竟。他回来跟我说,你可别被这“茶”字给骗了。这根本就不是我们想的那个铁观音、普洱茶。他说,对方约见的地方往往不是什么正经茶室,而是些私密性挺高的酒店房间或者私人公寓。人一进去,聊不上几句正题,话题就开始往别的方向上引了。
这“毕节同城约茶500元一晚”,说白了,就是个幌子。那500块钱,明面上是茶水费、服务费,实际上是什么,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。就是一种包装得比较隐晦的灰色交易。你想啊,正经朋友聚会喝茶,会按“一晚”来收费吗?会特别强调“同城约”这种带着强烈目的性的词吗?
这种套路现在还挺常见的。直接把事情挑明了说,风险太大,容易被抓现行。但换个说法,用“约茶”、“品酒”、“私人陪伴”这样的词包装一下,感觉就模糊了很多。双方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,但表面上却留下了一层遮羞布。这层遮羞布,有时候还真能唬住一些人,或者成为逃避打击的借口。
我就在想,为什么这种“毕节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”的信息会有市场呢?也许是现在有些人,生活空虚了,想找点刺激。或者是社交圈子窄,想用这种方式快速认识“朋友”。但这种方式,从一开始就建立在金钱和虚假之上,能换来啥真感情呢?想想都觉得不靠谱。
而且这里面的风险,可不是一般的大。首先,这绝对是违法的事儿。治安管理处罚法里写得清清楚楚,一旦被抓住,罚款、拘留是跑不掉的,搞不好还要通知家人单位,这脸可就丢大了。为了片刻的欢愉,付出这样的代价,值吗?
再说,人身财产安全也没保障。你根本不知道门后面等着你的是谁。是骗子?是抢劫的?还是有什么传染病的人?新闻里没少报道,有人就是被这种“约茶”信息骗过去,最后钱被抢了,人还挨了顿打。到时候真是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,后悔都来不及。
还有啊,现在网络诈骗那么多,很多这种信息本身就是个诱饵。可能你钱转过去了,人直接被拉黑,连个影子都见不着。或者到了地方,各种附加费用就来了,远远不止那最初的500块。你陷入那种境地,争又不敢争,闹又不敢闹,只能吃个哑巴亏。
所以啊,看到“毕节同城约茶500元一晚”这类信息,我的建议是,远远躲开,千万别好奇,别尝试。这浑水,蹚不得。真想喝茶,正经茶楼、朋友家,哪里不能喝?非得花大价钱,冒着风险,去一个不明不白的地方喝?这道理,怎么想都想不通。
咱们毕节是个好地方,山清水秀,人也朴实。这种借着“同城约茶”名头的歪风邪气,实在不该有。净化咱们的网络环境和社交圈子,还得从每个人自己做起。管住自己的好奇心,守住法律的底线,这比什么都强。踏实工作,找个正经爱好,交些真心朋友,这样的生活,不比提心吊胆地去“约”那一晚上“茶”要安稳、快乐得多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