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品茶上课工作室,日照饮茶学习工作室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8:55:40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路过老城区,发现巷子口新开了家挺特别的日照品茶上课工作室。浅木色招牌上手写着"茶课"二字,玻璃橱窗里摆着松花纸包着的茶饼,看着就让人想进去坐坐。

推门时铃铛轻轻响动,穿亚麻衫的茶艺师正在给客人演示如何温杯。她边说边做:"先用热水让杯子醒过来,就像请朋友进门要先收拾屋子似的。"这话说得真有意思,原来温杯不只是个步骤,更是对客人的心意。

当茶叶遇见教室

说来也巧,这家日照饮茶学习工作室和我印象中的茶艺班不太一样。没有严肃的条条框框,倒像朋友家的客厅。墙上挂着二十四节气茶事图,每张旁边都贴着学员写的便签。有张写着:"原来凤凰单丛的蜜兰香,真的能让人想起外婆家的果园。"

茶艺师小陈帮我调整拿盖碗的姿势时笑着说:"很多人觉得烫手是必经之路,其实啊,是手指放的位置在跟你说悄悄话。"她示范了叁指如何找平衡点,试了两次果然顺手多了。这种不慌不忙的教学节奏,让泡茶变成了舒心的事。

记得有个周末的绿茶专题课,来了对母子。孩子大概十四五岁,本来低头玩手机,后来老师让大家闭眼闻杀青后的茶叶。少年突然说:"这个味道像下雨天奶奶炒青菜的香气。"他母亲愣了一下,眼睛微微发红。原来这味道让她想起很久没回的故乡。

他们这儿的课程安排也灵活,可以学整套茶道流程,也能单学某类茶的冲泡诀窍。我最喜欢他们的"节气茶单"活动,每次去都能尝到当季最有特色的茶。惊蛰时喝到蒙顶黄芽,老师教我们看茶叶在杯中竖立的样子,说是"春笋破土",确实形象。

有回遇到个来进修的咖啡师,他说想找找传统饮品的灵感。结果他后来设计出"乌龙茶冷萃",还特意带来给大家品尝。茶艺师尝过后点头:"你把铁观音的兰花香萃出来了,但要是水温再降两度,余韵会更清甜。"这种跨界交流,总能让茶室充满新意。

现在每次路过这条街,都会留意二楼的灯光。那些在茶香中专注的面孔,有时是下班的白领,有时是写生的美院学生,还有带着茶具来交流的老茶客。这家日照品茶上课工作室不知不觉成了社区的茶文化驿站,让古老的饮茶习惯自然地融进现代生活。

昨天看到新来的学员在记笔记,笔尖摩挲纸张的声音和煮水声迭在一起。她抬头问老师:"为什么同一款普洱,上周和今天喝起来感觉不同?"老师提起正在沸腾的水壶:"就像这条河,你第二次踏进去的水,早已不是当初的水了。"窗外梧桐叶飘落,正好落在她的笔记本上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