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门关50元巷子在哪里,铁门关50元小巷位置
铁门关50元巷子在哪里
前几天和朋友聊天,他突然问我:"你知道铁门关50元巷子在哪里吗?"这一问可把我给问住了。作为一个在附近住了好些年的老住户,居然被这么个地名难倒了。说实话,第一反应是这名字挺有意思的,50元?难不成是以前这里有什么特别便宜的东西?
这事儿像个钩子似的挂在我心里。第二天买菜路过老城墙,正好遇上社区里最年长的李大爷在树荫下乘凉。我凑过去递了根烟,装作不经意地问起这事。李大爷眯着眼睛想了想,手里的蒲扇慢悠悠地摇着:"你说那个地方啊...早些年确实有这么个叫法。"他指着南边那片已经改建的街区,"以前那儿有条窄巷子,最早是五毛钱就能理个发,后来涨到五块钱,再后来大家就叫顺嘴了。"
原来啊,这条巷子在八九十年代特别热闹。两边都是老式平房,开了不少理发铺子、缝纫店。那时候物价低,理个发确实只要五毛钱。后来随着时代发展,价格慢慢涨到五块、十块。但老住户们还是习惯叫它"五毛巷",新来的年轻人听岔了,加上物价上涨,就传成了"50元巷子"。这名字就这么阴差阳错地叫开了。
不过现在要找这条巷子可不容易了。去年旧城改造,那片老房子都拆了,现在正在建新小区。我特意绕到那边看了看,工地围挡上都画着规划效果图。要说这铁门关50元小巷位置,现在大概就在新建的市民文化广场东侧这一带。以前的青石板路变成了柏油马路,老房子变成了高楼,只有路旁那几棵老槐树还在。
住在隔壁楼的王婶听说我在打听这事儿,拉着我说了好一阵。她说以前常去那儿裁衣服,老师傅手艺好,改个裤边只要两块钱。现在想想,那些老手艺人在巷子里忙碌的身影,倒是成了老街区独特的风景。虽然地方变了样,但这些记忆还挺让人怀念的。
说起来,每个城市可能都有这么些带着故事的老地名。它们不像正式路名那么规范,却承载着街坊邻里的共同记忆。就像这条"50元巷子",虽然地图上找不到,但在老居民的言谈间还活着。要是再过些年,恐怕连这些故事都要被遗忘了。
这两天我又在周边转了转,发现虽然老巷子不在了,但附近还是保留了些老味道。转角那家修鞋摊开了二十多年,再往南走还有家老式剃头店。老师傅说他也听说过"50元巷子"的说法,不过现在理个发早就不是这个价了。他笑着说:"时代在变嘛,现在年轻人谁还知道这些老黄历。"
这么一趟打听下来,倒让我对这个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地方有了新认识。有时候啊,这些看似普通的地名背后,藏着的是整条街区的变迁史。现在要是有人问起铁门关50元小巷位置,我倒是能说上个一二了,不过还得补充说明:这地方现在只能指个大概方位,真要找那条老巷子,怕是只能在老照片里看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