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川200块钱随叫随到的学生,吴川学生随叫随到服务200元
最近在吴川的朋友圈里,总能刷到这么一句话——吴川200块钱随叫随到的学生。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时,我正咬着吸管喝奶茶,差点被珍珠呛到。现在的学生服务都这么直接了吗?
后来问了本地朋友才知道,这话说的根本不是我们以为的那种特殊服务。原来吴川不少大学生都在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,帮街坊邻居解决各种急事难事。帮取快递啊、临时看店啊、甚至教老人用智能手机,只要一个电话,他们很快就赶到,收费也实在,差不多200块就能搞定大部分急单。
这事儿怎么起来的
说起吴川学生随叫随到服务200元这个现象,还真有点意思。我认识的小陈就是其中一员,他是吴川本地的大学生。“开始就是帮楼下阿婆取药,”小陈一边整理电动车的头盔一边说,“她腿脚不便,儿子在外地工作。后来邻居们知道了,也都来找我帮忙。”
慢慢地,找他的活越来越多,从代买菜到临时接送,从帮忙搬小件家具到辅导小学生作业。价格嘛,看活儿的难易程度,但大部分都在200元以内。“大家都是街坊,收太多了不好意思。”小陈笑得有点腼腆。
这样的学生在吴川还真不少。尤其是节假日,你经常能看到年轻人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,忙活着各种杂事。他们形成了一个挺有意思的互助网络——谁接到干不了的活,就在群里问问,总有能接的同学。
不只是赚钱那么简单
表面上看起来,吴川200块钱随叫随到的学生就是在做兼职赚钱。但跟他们聊深了,你会发现远不止这么简单。
小李接过一个挺特别的活——教一位退休老师使用视频剪辑软件。“老师想给孙子做生日视频,学得可认真了。”他说每次去,老师都会给他泡茶,还跟他聊很多人生经验。“那200块钱早就不是重点了,我感觉自己像在上一堂免费的 life lesson。”
这种服务最打动人的地方,是它让这座小城的人际关系变得更温暖了。以前门对门的邻居可能一年都说不上几句话,现在通过这些年轻学生的牵线,大家又重新熟络起来。
阿珍阿姨的儿子在广州工作,家里水管坏了,她在学生帮忙平台上找了个学理工的男生来修。“那孩子修好后还教我怎么日常维护,怕我再遇到类似问题。”她说现在这些学生就像她在吴川的“编外子女”,有啥急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。
吴川学生随叫随到服务200元这个概念,已经悄悄变成了这座小城的一种特色。它不单单是金钱交易,更像是一种新型的社区互助模式。年轻人用自己学到的知识、充沛的精力服务街坊,同时也从长辈那里获得书本上没有的人生智慧。
夜幕降临,吴川的街灯次第亮起。你依然能看到那些骑着电动车的身影在城市中穿梭,他们连接起一家又一家的需求和善意。这种独特的互助关系,让这座海边小城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,保留了一份难得的温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