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海100元3小时约,海边休闲叁时百元
最近朋友圈总有人在讨论“临海100元3小时约”这个活动,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个价格我也愣了下——现在随便看场电影都要大几十,海边玩叁个小时居然只要一百块?趁着周末有空,我决定亲自去探个路。
车子刚拐进滨海大道,咸咸的海风就透过车窗钻了进来。把车停在免费停车场时,看门大爷笑眯眯地说:“来体验那个叁小时一百块的?划算着呢!”顺着他的手望过去,沙滩上支着几顶橙色遮阳伞,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浅滩戏水,年轻人叁叁两两踩着浪花拍照。
这钱到底花在哪儿了
交了钱拿到手环时,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:“咱这个海边休闲叁时百元包含遮阳伞、沙滩椅和冲淋服务。”我掂量着这话——光租把遮阳伞平时就要四十,更别说还能痛快洗个澡。旁边带着双胞胎的妈妈搭话:“比带孩子去室内游乐场便宜多了,这里他们能跑能跳,玩得尽兴。”
赤脚踩在细沙上,那种温热的触感让人瞬间放松。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打沙滩排球,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往东走两百米,礁石区有个大叔安静垂钓,水桶里已经躺着两条小黄鱼。“这些礁石缝里藏着螃蟹呢,”他头也不回地说,“要是带孩子来,光抓螃蟹就能玩一下午。”
最让我惊喜的是那片延伸到海里的木栈道。站在栈道尽头,海浪在脚下翻涌,偶尔有海鸥从头顶掠过。掏出手机想发朋友圈,却发现镜头根本装不下眼前这片蔚蓝。说起来,现代人总习惯用镜头记录生活,但有些体验确实需要亲身体会——比如海风扑面的清凉,脚底木板微微的晃动,还有那种天地开阔的自由感。
冲淋区遇到带着孙子来的老伯,他一边给小家伙擦头发一边念叨:“我们小时候赶海哪要钱啊,现在花个一百块,让孩子接触大自然,值!”他孙子兴奋地举着贝壳:“爷爷,我捡到海螺了!”
夕阳西下时,工作人员开始清场。看了眼手机,不知不觉真的待满了叁小时。离开时回头望去,晚霞把海面染成金红色,那几顶橙色遮阳伞在暮色中格外醒目。突然明白为什么“临海100元3小时约”能火起来——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,能用百来块钱换来半天的放松与欢笑,确实难得。
回去路上,车载电台正好在讨论城市休闲方式。主持人说现在年轻人追求“性价比式放松”,我忍不住笑了——今天这个海边休闲叁时百元,不就是最生动的例子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