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德镇小粉灯一条街,瓷都粉灯风情巷
景德镇小粉灯一条街,听过这名儿的人总会忍不住琢磨——这粉灯背后,藏着怎样的故事?
暮色刚染透天际,整条巷子便像被施了魔法。青石板路两侧的店铺门前,一盏盏粉色的灯渐次亮起,那光晕不刺眼,暖融融的,把白墙黛瓦都镀上层薄薄的胭脂。都说景德镇的魂在瓷器,可要我说,夜晚的魂啊,就藏在这片温柔的粉光里。
瓷都里的别样风情
沿着瓷都粉灯风情巷慢慢走,你会发现每盏灯罩竟都是瓷制的。薄胎瓷透出的粉,和普通玻璃灯完全不同——像是把晚霞揉碎了,拌进瓷土里烧出来的。有位做了四十年瓷灯的老匠人坐在店门口,手里还捧着个未完工的灯罩:“这粉得用釉里红加石英配,多一分太艳,少一分就俗了。”他说话时,眼睛还盯着手里的活儿。
往巷子深处去,空气里飘着刚出窑的瓷土味儿,混着街边小摊的油墩子香。游客们在一家家店铺前驻足,对着一盏盏形态各异的景德镇小粉灯拍照。有个姑娘举着手机连拍了十几张,喃喃道:“这光打在脸上,自带美颜效果嘛。”
转角处有家茶馆,老板很懂行地在窗前挂了一排小粉灯。夜色里,茶客们的侧影映在窗纸上,配着粉色的光,仿佛古画里的场景。我要了杯浮梁茶,坐在临窗的位置,看着外面熙攘的人流——有牵着手的老夫妻,有跑来跑去的小孩,每个人的身影被粉灯照着,都显得特别温柔。
有意思的是,这条瓷都粉灯风情巷白天看起来普普通通,可一旦入夜,就像换了副模样。灯笼一亮,整条街活了过来,成了这座城市最生动的表情。
灯下人生
做灯的李师傅告诉我,他家叁代都在这条街上做瓷灯。“从前哪有这么多花样,就是最简单的圆形灯罩。现在年轻人想法多,要兔子形状的,要刻字的,还要能变色光的。”他边说边摇头,手上却小心翼翼地把新设计的樱花纹路刻在灯罩上。
茶摊的老板娘正在收摊,她把最后几个杯子摞好,粉色的灯光照在她手上那枚褪色的银戒指上。“在这卖了二十年茶水啦,”她笑着说,“看着这灯一年年多起来,看着游客从零星几个到现在挤满整条街。有时候收摊晚了,就靠这些灯照路回家,踏实。”
夜深了,游客渐渐散去,店铺开始打烊。但那些景德镇小粉灯还亮着,为晚归的人留着光。清洁工老刘推着车慢慢清扫,粉色的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。“以前这条巷子黑黢黢的,现在好了,有这些灯陪着,干活都不觉得累。”
站在巷口回望,整条瓷都粉灯风情巷安静下来,只有那一盏盏粉灯还执着地亮着,像是这座城市温柔的心跳。或许明天,又会有新的故事在这片粉色光晕里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