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哪里有站小巷子的,南京哪里有小巷子可逛
南京哪里有站小巷子的
前两天朋友来南京玩,突然问我:"你们南京哪里有站小巷子的?"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,他问的应该是那些藏在街头巷尾、站着聊天喝茶的市井小弄堂。这话听着挺有意思,像是本地人才会说的老话。
要说这种巷子啊,夫子庙旁边就有几条。不过得避开主干道,往边上多走几步。记得有天下午我拐进大油坊巷,青砖墙缝里钻出几株野草,老槐树下摆着两张折迭桌,几个大爷正围着下象棋。旁边早餐店没收摊的蒸笼还冒着热气,那种市井烟火气瞬间就扑面而来。
其实很多人问南京哪里有小巷子可逛,我倒觉得关键不是找景点,而是感受那种生活方式。上周在叁七八巷碰到个做糖画的老师傅,他说在这摆了四十年摊,每天下午叁点出摊,雷打不动。巷口修鞋的大姐认得巷子里每只流浪猫,谁家晒的被子忘收了,她都会扯着嗓子提醒。
老门东那片现在商业化了些,但只要往深里走,穿过主街拐进箍桶巷,立马就安静下来。有个阿婆在自家门口卖手扎毽子,五块钱一个,她说现在年轻人都不玩这个了,但她还是每天坐在门槛上扎着。斜对门裁缝铺的收音机永远放着扬剧,叮叮当当的像在给整条巷子打拍子。
有回在评事街迷了路,反而遇见了最地道的市井图景——剃头师傅在梧桐树下给人理发,旁边煤炉上炖着肉,香味飘了半条街。两个老太太坐在竹椅上拣菜,听见我问路,热情地比划了半天,最后干脆放下手里的空心菜说:"姑娘,还是带你去吧。"
要说南京这些小巷子最动人的,就是这种不紧不慢的节奏。新街口那边商场十点才开门,可乌衣巷口的烧饼摊清晨五点就排起队了。金银街的旧书店老板永远在躺椅上打盹,但你要找什么书,他眼睛都不睁就能说出在哪个书架第几层。
最近发现颐和路公馆区后面的小巷别有洞天。不像前面那些景点人挤人,这里的巷子弯弯绕绕的,偶尔能看见院里探出头的枇杷树。有个画家在巷尾租了间小屋,每天支着画板画梧桐影,说光这些斑驳的影子就够他画一辈子。
其实现在手机地图这么方便,但我还是喜欢随意溜达着找路。往往在以为走错的时候,撞见最生动的风景。就像上个月在绫庄巷,突然听见二胡声,循着声音找到个老年活动中心,十几个老人正在排演《梁祝》,窗外晾晒的床单随风飘着,像给他们的演出当幕布。
这些巷子看着普通,却是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。每次朋友再问南京哪里有站小巷子的,我都说别查攻略了,随便跳上一辆公交车,看到哪条巷子顺眼就下去走走吧。说不定转角就能遇见在井边洗菜的阿姨,或者趴在门槛上打盹的狸花猫,那才是南京最真实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