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青城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车站附近弄堂200元一回
那天路过共青城火车站,突然想起朋友前两天念叨的事儿。他说车站西边那条巷子最近挺热闹,随便问了个路人,对方抬手就往售票厅后头指。
巷子比想象中窄,两侧墙面斑驳,晾衣绳横七竖八地挂着。几个大姐坐在小马扎上剥豆角,看见生人进来也不惊讶。穿条纹衫的大叔蹲在旧摩托车旁修车,扳手敲得叮当响。
穿红围裙的老板娘正往晾衣杆上挂腊肉,见我张望就笑了:"找钟点房是吧?往前走到蓝铁门。"她甩甩手上的油,"这季节客人少,要是前两天来,连走廊都站满人。"
蓝铁门里飘出方便面的味道。前台小姑娘在玩消消乐,头也不抬:"押金五十,退房时还。二楼尽头那间刚打扫完。"
楼梯吱呀作响,墙上的价目表用红色记号笔写着"休息60,过夜120"。经过虚掩的房门时,听见里面在打电话:"妈,火车晚点两小时,我在车站旁边歇会儿..."
房间窗户外就是铁轨,绿皮车哐当哐当经过时,窗帘都在抖。床头柜摆着泛黄的使用说明,第叁条用下划线标注:"超时半小时加收20元"。插座松动了,手机充电得用手扶着。
忽然想起十年前第一次在这里转车。那时巷口还是修鞋摊,现在变成了快递驿站。装行李的叁轮车在巷子里错车,两个司机互相吆喝"往左打半圈",车厢几乎擦着墙壁。
保洁阿姨推着工具车经过,念叨着"302退房了,被子潮得能拧出水"。她弯腰捡起走廊的泡面盒,"这些学生娃啊,总把春运的票省下来买球鞋。"
窗外飘来隔壁网吧的游戏音效,混合着火车站广播。对面楼阳台上,有个穿校服的男孩在背英语单词,声音时高时低。
打扫声由远及近,保洁员敲了下门:"1203房的,要续吗?"得到否定答复后,她利落地撤下床单,"刚走那客人落下条围巾,估计是赶叁点那趟动车。"
巷子深处飘来炒辣椒的香味,小饭店开始准备晚饭了。锈蚀的空调外机嗡嗡作响,与远处火车的汽笛声混成独特的交响。
退房时前台换了人,大爷边找零钱边唠嗑:"我在这看了十年门,送走叁批打工仔。最早那群人现在都当包工头啰。"他把身份证递回来,"年轻时觉得两百块住这儿亏,岁数大了才明白,这价钱买来的不止四小时安稳。"
转身时看见新客人拖着拉杆箱进来,箱轮在水泥地上刮出刺耳的声响。他手机贴着耳朵喊:"到了到了,就车站旁边那条巷子..."
夕阳把巷口的快递车染成金色,分拣员正核对最后一批包裹。骑电瓶车的姑娘在蓝铁门前停下,车筐里装着从老家带来的腌菜坛子。
走出巷口前回头看,二楼某扇窗户亮起暖黄的灯。某个房间的电视正在播放天气预报,女主播温柔地说着"明日气温回升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