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门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,海门微信300元3小时附近人
最近在海门的本地聊天群里,总能看到有人在问那个叁百块叁小时的事儿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“海门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”这个说法时,我也愣了半天。这到底是做什么的?怎么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悄悄打听?
上周末在体育场遛弯,正好遇见邻居老陈蹲在花坛边上戳手机。凑近一看,他微信“附近的人”列表里赫然显示着好几个带着相似描述的账号。“你也看到这个了?”老陈挠挠头,“我媳妇非让我问问清楚,说是她闺蜜老公试过。”
这钱到底花在哪儿了
仔细打听才知道,原来这叁百块是请本地老师傅教手艺的学费。海门老城区有几位做了几十年藤编的老匠人,他们通过微信招学生,叁小时包教包会编个小篮子。这事儿传开后,慢慢就变成了“海门微信300元3小时附近人”这个固定说法。
张师傅在他的工作室给我展示学员作品时,手机不停弹出新消息。“都是通过附近的人找过来的。”他边说边整理手里的藤条,“现在年轻人喜欢这个,比玩手机有意思。”
我试着体验了半节课,发现确实挺有意思。坐在对面的李姐是第叁个来学习的,她说最初也犯嘀咕,但学会之后已经给家里编了好几个收纳筐。“关键是这个海门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特别方便,走着路就能过来学。”
不过要提醒大家,现在确实出现了一些模仿的账号。正宗的老师傅都有固定工作室,绝对不会要求提前转账或者到偏僻地方上课。要是遇到那种遮遮掩掩的,可得留个心眼。
自从知道真相后,我发现小区里拎手工篮子的人突然变多了。昨天在菜场还看见王阿姨挎着个挺精致的藤编菜篮,说是儿子跟着“海门微信300元3小时附近人”里的师傅学的。
这种老手艺新传的方式确实聪明。既不用租店面,又能让想学的人轻松找到师傅。现在连我侄女都预约了下周的课程,说要编个包包夏天背。
有时候想想还挺有意思,一个看起来有点神秘的说法,背后竟然是这么件正经事。要是您也在海门看到类似信息,不妨去体验看看,说不定能捡着个意外之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