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源大学校鸡的暗号,凌园大学校鸟的暗语
最近在凌源大学的老同学群里,突然有人发了句“今晚吃鸡吗?”,下面跟了一串心照不宣的?表情。刚入学的小学妹摸不着头脑,而我们这些老油条都会心一笑——这说的可不是游戏,是校园里流传了十几年的那个梗。
记得大一刚开学那会儿,我也被这个“校鸡的暗号”搞得一头雾水。有次在食堂,听见两个学长商量“要不要去喂校鸡”,结果俩人真往图书馆后门去了。好奇心驱使下,我跟了过去,才发现那里蹲着只橘猫,正懒洋洋地晒太阳。原来所谓“校鸡”,指的就是这只被学生们轮流投喂的流浪猫。
不只是猫的暗语
慢慢的,我发现这个暗号背后藏着更多意思。考试周有人会在群里发“校鸡饿了好几天”,意思是需要有人一起去复习;失恋的同学说“校鸡没精神”,马上就有朋友带着奶茶去安慰。这只根本不存在的“校鸡”,成了我们心照不宣的求助方式。
有趣的是,隔壁凌园大学也有类似的传统。他们不说“校鸡”,而是流传着“校鸟的暗语”。凌园的同学告诉我,他们用“校鸟孵蛋”形容在实验室熬夜,用“校鸟迁徙”代表换自习室。两所大学一街之隔,暗号系统却各自精彩。
现在想想,这些看似无厘头的暗号,其实是大学生活最真实的写照。它们像密码本,记录着只有圈内人才懂的默契。当你对上了暗号,就真正融入了这个集体。毕业多年的学长回校,还会下意识地问起“那只校鸡还好吗”,仿佛在确认青春的记忆是否还在。
前几天路过凌源大学,特意去图书馆后门转了转。那只橘猫早已不见踪影,倒是有几个新生在讨论着什么。隐约听见他们说:“明天去喂校鸡吗?”我忍不住笑了——看来这个属于凌源大学的独特暗号,还在继续它的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