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安800元快餐贵不贵,类似快餐价格对比
一碗快餐引发的思考
前几天在楼下的小面馆吃面,无意中听到隔壁桌两位大哥在聊天。其中一个嗓门挺大,带着点难以置信的语气说:“你晓得伐?瑞安那边,一份快餐要卖到800块!”这话一出,不光是他对面那位朋友愣住了,连我夹着面条的手都停在了半空。800块?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吃的难道是金子?
这事儿像个钩子,一直在我心里挂着。瑞安800元快餐贵不贵?这问题乍一听,答案好像是明摆着的。咱们平常吃的快餐,二叁十块就能吃得挺舒服了,好一点的商务简餐,七八十、一百来块也算到顶了。这800块,都够我吃多少碗香喷喷的牛肉面了?单纯从数字上看,这已经不是贵不贵的问题了,这简直是离谱妈给离谱开门——离谱到家了!
但转念一想,这事儿可能没那么简单。我们觉得贵,是不是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是它的目标顾客呢?就像有人觉得街边豆浆油条是美味,有人却非五星级酒店的早茶不吃。这世界上的消费,本来就是分层的。我琢磨着,这800块的快餐,大概率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用塑料盒装着的两荤一素。它可能出现在某个非常特殊的场合,比如高端商务会谈的间隙,或者某个私人会所里,食材用的可能是空运来的进口牛排、顶级的深海鱼鲜,甚至是些不常见的山珍。这么一来,类似快餐价格对比就显得有点关公战秦琼了,比的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这么一想,我心里反而平静了些。它存在的本身,就说明市场有这种需求。有人愿意为极致的便利、私密的环境和顶级的食材买单。这钱里面,食物本身的成本可能只是一部分,更多的恐怕是花在了“体验”和“服务”上。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,花800块吃一顿饭,那是隆重的庆祝;但对于那个消费阶层的人来说,这可能就像我们买杯奶茶一样平常。这么去看,单纯争论瑞安800元快餐贵不贵,似乎有点陷入死胡同了。
不过,话说回来,这种天价快餐的出现,也确实挑动了大家的神经。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当下社会消费的多元和割裂。我们一边在拼多多上为了省几块钱而拼单,另一边,却有人在为一份午餐豪掷千金。这种强烈的对比,让人心里难免会泛起一丝复杂的滋味。是羡慕?是不解?或许都有那么一点儿。但更多的,是一种清醒的认识——认清自己的位置,过好自己的日子,比什么都强。
所以,以后再听到这种新闻,也许我们可以更平和一些。它贵,有它贵的道理和市场,但我们碗里这二十块钱的热汤面,也一样吃得暖心暖胃,有滋有味。这生活啊,从来不是比谁吃得贵,而是看谁吃得更开心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