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银寻找卖学生的小妙招,白银觅得学子销售良策
这两天翻看后台留言,发现不少朋友都在打听同样一件事——怎么把课程卖给在校学生?这个问题啊,确实让人头疼。学生群体预算有限,选择又多,常规的推广方式效果总差那么点意思。
说起来,我们团队去年做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。有个做编程培训的白老师,大家都叫他“白银”,当时他可真是为招生的事愁坏了。线下发传单吧,学生们接过去转身就扔;线上投广告呢,点击是有了,可真正报名的一个巴掌数得过来。
那个改变局面的下午
记得那天下午,白老师坐在会议室里,盯着满白板的招生方案直摇头。“咱们是不是想复杂了?”他突然冒出这么一句,“学生最需要什么?不就是学了能用,用了能赚钱么?”
就这句话,让整个团队开了窍。我们决定换个路子——不再强调课程多专业,而是聚焦在“学完就能接单”这个点上。接下来的两周,我们做了叁件事:找已经在接私活的往期学员拍短视频,在校园论坛发真实收入截图,还组织了几场免费的“实战小课”。
你猜怎么着?就这么简单的几招,咨询量居然翻了叁倍。最让人惊喜的是,有个学生直接带着两个室友一起来报名,理由特别实在:“看学长真能赚到钱,这课应该不坑。”
其实想想也是,现在年轻人精着呢。你跟他说师资多强、课程多系统,他可能左耳进右耳出。但要是看到同龄人真的靠这个技能改善了生活,那种冲击力,比什么广告都管用。
从这个案例里,我们慢慢摸出了点门道。卖课给学生,关键不是你说了什么,而是他们看到了什么。真实的成功案例,比任何华丽的宣传语都有说服力。得让他们觉得,这钱花出去,很快就能赚回来。
后来我们又试了几个新点子,比如设置“学长推荐码”,老学员推荐可以拿分成;在寒暑假前推出“突击班”,刚好配合学生们的空闲时间。这些小调整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。
现在回头看看,当初白老师那个问题,答案其实就藏在学生们的真实需求里。他们不是不愿意为知识付费,而是需要更直观地看到价值。找到那个能打动他们的点,事情就成了大半。
当然,每个学校、每个专业的情况都不太一样,具体操作还得灵活调整。但核心思路是相通的——用学生理解的方式,讲他们关心的事情。这个方法,放在今天依然好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