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齐哈尔约茶上课,齐齐哈尔品茶学习交流
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个挺有意思的说法,叫“齐齐哈尔约茶上课”,刚开始还以为是什么新的学习班,后来才弄明白,原来是年轻人把喝茶聚会搞成了知识分享会。
这事儿说起来挺新鲜。上周六下午,我就被朋友拉去参加了这么一场。地方选在龙沙公园附近的一个小茶馆,推开木门就闻到满屋茶香。十来个人围着长桌坐,中间摆着一套紫砂茶具,还有个姑娘在讲怎么分辨绿茶的等级。“你们看这个毛峰,形状像雀舌,泡开后叶片是舒展的……”她边说边给大家倒茶,我们跟着学闻香、看汤色,那场面既像茶艺课,又像老朋友聚会。
约茶这事儿在咱这儿挺特别
说实话,在齐齐哈尔这样的老工业城市,喝茶本来就是个日常消遣。但把“约茶”和“上课”凑到一块儿,还真挺接地气的。不像南方那些特别讲究的茶道,我们这儿更随意些。负责张罗的李哥说,他们每个月都会找不同主题——有时候请老师傅教茶艺,有时候聊本地历史,甚至还有次请了位钢厂退休工程师讲机械原理。“就是找个由头,让大家放下手机,面对面说说话,顺带着学点东西。”
我旁边坐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,他说头回参加这种活动时还担心会很闷,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“比刷短视频有意思多了,既能喝到好茶,又能认识不同行业的人。”他最近刚学会了泡蒙古奶茶,说下次要带奶豆腐来给大家尝尝。
这种“齐齐哈尔品茶学习交流”慢慢成了习惯。现在每次组织活动,微信群里报名都挺快的。大家轮着带茶叶,有时是安徽的毛峰,有时是本地的蒲公英茶,喝什么反倒不那么重要了,关键是那种围坐在一起的氛围。
记得有回下大雪,本来以为没人会来,结果还是坐满了。那天聊的是齐齐哈尔的老建筑,有个大姐拿出她爷爷留下的老照片,我们就着热茶看照片上上世纪叁十年代的龙沙公园,窗外飘着雪花,屋里茶汽袅袅,那种感觉特别踏实。
现在想想,这种聚会之所以让人愿意参加,大概就是因为它不端着、不刻意。没有固定的老师学生之分,今天你分享点茶叶知识,明天他讲讲养花经验。就像小时候在院子里乘凉,大人们摇着扇子东拉西扯,孩子们在边上玩,不知不觉中就听了不少故事。
昨天又收到下次活动的通知,说是要聊齐齐哈尔的烧烤文化。我赶紧在群里回了句“算我一个”,顺手把家里那罐茉莉香片找了出来,准备到时候带着去。毕竟这么好的“约茶上课”机会,错过了多可惜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