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蓥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校园茶香伴读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9:39:11 来源:原创内容

清晨六点半,华蓥山间的薄雾还没散尽,市中学高一(3)班的李晓已经提着保温杯往教室走。杯子里晃动的不是咖啡,而是父亲昨天刚炒的明前茶。这个习惯从初叁保持到现在,用他的话说,"抿一口清明茶,背课文都快些"。

其实像李晓这样的学生在华蓥不在少数。教学楼每层走廊都设有饮水机,旁边特意添置了茶叶收纳盒,绿茶、红茶、花茶分类摆放。课间常见几个同学围在一起,用带滤网的玻璃杯冲泡茶叶,氤氲茶香飘过窗明几净的走廊。

茶香里的晨读时光

早上七点的语文早读课颇有特色。同学们不必正襟危坐,可以端着茶杯在教室里缓步踱步诵读。班主任王老师发现,自从允许带茶进教室,学生早读犯困的情况少了近叁成。"有次讲到《红楼梦》里的栊翠庵品茶,我让带了龙井的同学描述茶汤色泽,教学效果出奇地好。"

高二文科班的张瑶提到茶文化选修课时眼睛发亮:"我们学过如何根据茶叶形态选水温和冲泡时间。上次历史课讲到茶马古道,老师还带来南路边茶的茶饼,那节课的内容记得特别牢。"她说着拧开杯盖,茉莉花的清香随风散开。

这种将地域特色融入教学的做法并非偶然。华蓥位于川东平行岭谷,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遍布茶园。很多学生家里都种茶,对茶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。生物课组织学生去茶山实践,测量不同海拔茶叶的氨基酸含量;地理课分析当地红砂壤适宜种茶的原因;连数学课都曾用茶叶销售数据设计统计题。

初三(5)班最近换了新的英语老师,第一节课就让大家用英文介绍自己的茶杯。班长刘涛带的是青花瓷盖碗,他努力组织语言描述:"This is my grandma's... tea bowl? It keeps tea warm better than mugs." 同学们在笑声中学会了"lidded tea bowl"这个地道表达。

不过学校对饮茶也有明确规定:不得使用易碎茶具,禁止在课堂上频繁添水,自泡茶饮需在课前完成。这些细致的管理规定,让茶香与书香找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点。

课间十分钟,教学楼天台的小茶圃总是聚满学生。这里种植着二十多种本地茶树,旁边立着植物介绍牌。几个农科小组的同学正在记录春茶的萌发情况,他们发现北坡的茶树比南坡晚发芽五天,这个观察结果将被写进本月的科技小论文。

看着孩子们在茶香中专注读书的模样,教龄叁十年的陈校长颇有感触:"我们追求的从来不是形式,而是让学习与生活自然交融。当孩子们意识到知识就藏在日常的茶汤里,学习就变成了有意思的事。"

夕阳西下,李晓收拾书包时特意把茶杯倒满。待会要去图书馆自习,他说新采的秋茶经得起反复冲泡,"就像好文章,每读一遍都有新味道"。茶汤在夕照中泛着琥珀光,映着少年澄澈的眼睛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