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铜峡品茶海选自带工作室,青铜峡品茶精选自备场地
一杯茶的工夫,找到自在天地
朋友上周末神神秘秘地发来定位,说要带我去个特别的地方。车子拐进青铜峡一处绿树掩映的院子,门口木牌上刻着“品茶海选自带工作室”几个字。推门进去,茶香扑面而来,整面墙的茶叶罐像等待检阅的士兵,从龙井到单枞,从普洱到金骏眉,少说也有百来种。
老板是个穿亚麻衫的中年人,正给几位客人展示如何温杯烫盏。他拎起我们带的凤凰单枞闻了闻,点头说:“这茶不错,二楼竹韵间刚烧上水。”踩着木楼梯往上走,发现每个茶室都不同——榻榻米、中式、现代简约,共同点是都配了专业茶具和净水设备。
这种“青铜峡品茶精选自备场地”的模式挺新鲜。记得早年喝茶,要么去茶馆喝标准套餐,要么在家将就。现在好了,能带着心头好茶,在专业空间慢慢泡。隔壁间传来轻轻的笑语,应该是熟客在试新到的岩茶。
烫壶、置茶、高冲、低泡,当我注水入壶时,单枞的蜜兰香瞬间绽放。朋友说,在这儿泡茶总觉得特别香。我想了想,可能因为环境专注,心静下来了。家里泡茶总被消息提醒打断,在这里手机往旁边一放,两小时就只做喝茶这一件事。
窗外能看到青铜峡的连绵山峦,五月绿意正浓。老板后来闲聊时说,他开这个工作室,就是发现很多茶友家里茶具不全,办公室又太吵。现在很多人周末开车过来,一待就是半天。有些老茶客甚至在这认识了茶友,定期约着来品茶海选自带工作室,轮流带好茶分享。
水第叁次沸腾时,我们开始第二泡。茶汤橙黄明亮,滋味比第一泡更饱满。朋友突然说,感觉像把书房搬到了山水间。这话让我琢磨良久——是啊,在这里喝茶,既有家里的自在,又有专业场地的便利,还多了分享的乐趣。
下楼时遇见一家叁口,小朋友好奇地看着父亲操作茶则。母亲小声说:“慢点,别碰坏叔叔的壶。”这种生活气息让人温暖。老板在柜台后烧水,冲我们笑笑,继续翻他的茶谱。
离开时夕阳正好,给院子里的石缸镀了层金边。后视镜里,“青铜峡品茶精选自备场地”的招牌渐渐模糊,但茶香仿佛还留在衣襟上。这种模式能流行起来,大概是因为它抓住了现代人的痛点——在忙碌生活中,我们需要一个既能保持个人习惯,又能获得专业体验的第叁空间。
下周要不要带那饼老班章来试试呢?我边开车边盘算着。毕竟好茶遇到好空间,就像宝剑赠英雄,相得益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