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泉哪里有100块的巷子,阳泉100元小巷位置
阳泉哪里有100块的巷子
昨天在菜市场碰到老邻居王阿姨,她神神秘秘地拉着我问:"听说火车站后头那条老巷子,还能找到100块住一晚的地方?我侄子明天要来找工作,想先找个便宜落脚处。"这话让我愣了几秒,现在连锁酒店都要两叁百了,哪还有这样的地方?
说实话,这种百元巷子现在真成了稀罕物。我骑着电动车在城区转悠了大半天,发现原来熟悉的几条老巷子,不是拆了建商场,就是改成了精品民宿。绕到矿务局附近的老居民区,才在红砖墙的拐角看见用粉笔写的"住宿"二字,字迹都被雨水淋花了。
巷口修鞋的李师傅告诉我:"你往里头走,第叁棵槐树那家还在经营。老陈家的自建房,没挂招牌。"顺着坑洼的水泥路往里骑,果然在电线杆下面遇到正要出门买菜的老陈。他撩起围裙擦擦手:"还剩两间空房,都是按天算,你要长住还能便宜点。"
房间确实简单,十平米左右摆着木床和旧电视,卫生间是公用的。但墙面干净,被褥有阳光晒过的味道。老陈说住这的大多是熟客,有来医院陪护的家属,也有刚进城找活的年轻人。隔壁住着个送外卖的小哥,他插话道:"这地段方便,骑电动车十分钟就到商场片区,关键是便宜啊。"
不过要说阳泉100元小巷位置,现在确实越来越难找了。我在南大街遇到个跑运输的师傅,他边给车加水边说:"去年常住的西河滩那边拆了,现在得往郊区方向找。开发区的城中村可能还有,但得会砍价。"
转到二矿家属区附近,还真发现两叁家保持原样的老旅馆。蓝色铁门上贴着红纸,写着"单间80起"。老板娘正在院里晾床单:"我们这都叁十多年的老房子了,来住的都是回头客。虽然条件一般,但热水奥颈贵颈都有,比睡网吧强多了。"
住在叁楼的老赵是矿上的退休工人,他坐在马扎上择菜:"我在这住了七年,图的就是便宜方便。现在新小区一平米都上万了,年轻人压力大啊。"他指着窗外新建的楼盘感叹,那些亮着灯的阳台,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。
这些藏在城市褶皱里的小巷,就像时光胶囊,保留着这座城市最原始的生活模样。菜贩子的吆喝声从巷尾飘来,放学的小孩在巷口追逐,空气中飘着各家做饭的香气。或许再过几年,这些百元小巷都会消失,但此刻它们还在为需要的人提供着温暖的栖身之所。
天色渐暗时,我又路过老陈家的巷子,看见几个刚下班的外卖员正围坐在槐树下吃面条。其中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说:"等我攒够钱报个编程班,就不用住这了。"另一个年纪稍大的拍拍他肩膀:"急啥,我当年在工地睡板房都比这条件差。"
临走时老陈叫住我,递过来两个自家种的西红柿:"告诉你那邻居,让她侄子放心来住。我们这虽然破旧,但街坊邻居都互相照应。"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身后那条斑驳的巷子,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安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