涟源女人找鸭子是在上面还是下面,涟源女人寻鸭上下方位
这个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。前几天我在菜市场,听见两个涟源口音的大姐在聊天,一个说"鸭子跑到上面去了",另一个接话"我家的总爱往下面钻"。我当时听着就乐了,这说的到底是活蹦乱跳的鸭子,还是餐桌上那道菜呢?
要说涟源这地方,山多水也多。我二姑就嫁在涟源,记得小时候去她家做客,经常看她满院子找鸭子。那些鸭子可机灵了,一会儿蹿到堆柴火的阁楼上,一会儿又钻进院墙根的草丛里。二姑总是一手扶着腰,一手搭在眉骨上,扯着嗓子喊:"这该死的鸭子,又跑哪儿去了?"
鸭子往哪儿跑
其实在涟源话里,"上面"和"下面"这两个词特别有意思。我特意问过几个涟源朋友,他们说当地人习惯把地势高的地方叫"上面",地势低的地方叫"下面"。可要是进了屋,阁楼是"上面",地窖就是"下面"。这么一说就明白了,鸭子要是往山上跑,那肯定是在上面;要是往河边去,那准在下面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太会用这种说法了。上次我去涟源,听见个年轻姑娘在电话里说"妈,鸭子在你左手边的草堆里",这要搁以前,老人准会说"在下面的草堆里"。时代变了,指路的方式也跟着变了。
我表叔在涟源养了十几年鸭子,他说这些家伙可精了。天气热的时候,总爱往阴凉的下面钻;等太阳下山了,又喜欢爬到高处吹风。所以要想找到它们,得先琢磨清楚天气和时辰。这找鸭子啊,还真得懂点门道。
记得有回帮表叔找鸭子,我们从下午找到天擦黑。最后你猜怎么着?那些调皮鬼居然排着队从下面的水塘回来了,一个个扭着肥屁股,别提多得意了。表叔气得直跺脚:"明天非得把上面的篱笆修结实不可!"
现在想想,找鸭子这事虽然简单,却透着生活的智慧。涟源女人每天都要面对这样的琐事,久而久之就练就了一身本领。她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往上面找,什么时候该往下面寻,这份经验,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。
有时候路过涟源的乡村,还能看见系着头巾的妇女在田间地头张望。她们不慌不忙地走着,时而抬头望望山坡,时而低头看看沟渠,那专注的神情,倒像是在完成一件很重要的工作。其实生活就是这样,把每件小事都认真对待,日子才能过得有滋有味。
现在城里人很少有机会体验这种生活了。偶尔在超市买处理好的鸭肉,恐怕很难想象为了找一只鸭子,要在山上山下跑多少趟。这份辛苦,这份执着,大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。
说起来,我最近一次去涟源,还特意问过当地的老人。他们笑着说,现在养鸭子的人都少了,年轻人更愿意出去打工。不过要是谁家还养着鸭子,找鸭子的时候,上面下面的说法依然在用。这或许就是方言的魅力吧,能把最普通的生活场景,说得这么生动有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