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泄火的小巷子,临江静巷的烟火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7:27:46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条巷子我走过无数回了,就在临江路和解放街的交汇处。要不是那天傍晚停电,我可能永远不会注意到它。

空调停转的瞬间,屋里闷得像个蒸笼。我抓起扇子下楼,漫无目的地晃到巷口。说来奇怪,明明只隔着几栋楼,这条叫“临江泄火的小巷子”的窄道就像另一个世界。石板路被夏日的暴雨冲刷得发亮,缝隙里冒出青苔,墙头探出几枝叁角梅,开得正艳。

巷子深处飘来饭菜香,是那种家常的、带着锅气的香味。我循着味道往里走,看见几个老人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,收音机里放着咿呀的粤剧。“后生仔,热啊?”穿白背心的老爷子朝我抬了抬下巴,我这才发现自己满头大汗的模样确实狼狈。

烟火人间

再往前走,景象更丰富了。修理铺的师傅还在忙活,叮叮当当敲着什么;小吃店门口,老板娘正把一笼包子端下来,蒸汽模糊了她半个身子;几个孩子追着皮球从我跟前跑过,笑声清脆得像铃铛。这就是“临江静巷的烟火”吧——不是旅游宣传册上那种精致的、摆拍出来的画面,而是活生生的、带着体温的生活。

我在一个糖水摊前停下脚步。摊主是位阿姨,正不紧不慢地搅着锅里的绿豆沙。“来一碗?”她抬头问我,“降降火。”那碗绿豆沙清凉甘甜,我靠在墙边慢慢吃着,看着巷子里人来人往。有个姑娘骑着自行车叮铃铃穿过,车篮里装着刚买的菜;二楼窗户传来炒菜的滋啦声,还夹杂着谁家妈妈喊孩子吃饭的呼唤。

我突然想起小时候住过的老街,也是这样的傍晚,这样的烟火气。只是这些年,大家都往高楼里搬,都快忘了这种左邻右舍互相打招呼的日子是什么感觉了。

天色渐渐暗下来,巷子里的灯一盏接一盏亮起。不是那种刺眼的白炽灯,多是昏黄的、温暖的光。修理铺师傅收拾工具,准备收工了;小吃店的客人换了一拨,现在是几个下班回来的年轻人,边吃边聊着今天的趣事。

我该回去了。电力估计已经恢复,空调会重新运转。但不知怎的,我竟有些舍不得离开这条“临江泄火的小巷子”。也许是因为这里的风更柔软,也许是因为这里的时光更从容。

走出巷口时,我又回头看了一眼。那些灯火,那些身影,那些声音,构成了一幅名为“临江静巷的烟火”的画卷。它就在城市最熟悉的角落里安静地存在着,等着每一个需要歇脚的灵魂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