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瓯新茶嫩茶已到店,建瓯春茶鲜叶刚上市
这几天走在街上,总能闻到若有似无的茶香。说来也巧,今早路过相熟的茶庄,老板正站在梯子上挂新招牌——"建瓯新茶嫩茶已到店"几个大字在晨光里格外醒目。
玻璃罐里刚拆封的茶叶还带着山间的露气,嫩绿的芽尖蜷缩成小螺蛳状,抓一把在掌心,能感受到那种脆生生的触感。老板说这批茶是前天半夜才到的,工人们连夜分装,就为了让老茶客们能赶上头茬鲜。
春茶为何这般值得期待
其实啊,建瓯这地方产的春茶确实不一样。武夷山脉的云雾养着,闽江支流的水汽润着,每年清明前后那十来天,茶农们都要掐着时辰采摘。早叁天茶味未足,晚叁天叶片就老了。现在到店的这批建瓯春茶鲜叶,正是今年头采的黄金茶,叶片肥厚得很,泡开后能在杯中立起来。
我跟着老板进仓库看新到的茶箱,打开藤编的筐盖,那股子青草混着兰花的香气扑鼻而来。有个老茶客坐在店里试茶,只见他先对着光看干茶的白毫,又凑近闻还带着水汽的叶底,最后抿了一小口,眯着眼睛半晌没说话。等睁开眼才悠悠叹道:"这茶啊,把整个春天都装在里头了。"
说来有趣,现在的年轻人也越来越懂得品春茶了。隔壁写字楼的白领常来买茶,说是在电脑前泡一杯建瓯新茶,看着嫩叶在杯中舒展,比喝咖啡多了几分雅趣。茶庄老板还教他们用玻璃杯泡茶,说是这样能看见茶叶跳舞的样子。
好茶还需好水配
不过要我说啊,这建瓯新茶嫩茶虽好,冲泡的门道可不少。水温太烫会把嫩芽烫熟,八十五度正好;头泡茶不用久闷,晃两下就能出汤,主要是醒茶。第二泡开始,每增加一泡就多闷十秒,这样能慢慢把茶叶的层次感都释放出来。
记得去年这时候,有个北方客人非要买建瓯春茶鲜叶回去自己炒制。老师傅劝不住,只能详细教了锅温手法。结果半个月后收到客人寄来的感谢信,说按照传统工艺炒制的茶叶,让整个茶友圈都惊艳了。其实建瓯茶农世代相传的制茶手艺,哪是几句话能说透的?光是"看青做青"这四个字,就够琢磨大半辈子的。
茶庄的老师傅今年七十有二了,他一边分拣茶叶一边念叨:"现在的机器制茶虽然快,可终究替代不了手工。就像这建瓯新茶,非得用手背试锅温,闻到甜香立即起锅,早一秒嫌生,晚一秒就老了。"他拈起几根茶梗让我们看,断面还是翠绿的,说明运输储存都很到位。
夕阳西下时,茶庄里渐渐坐满了人。新茶的特殊香气飘出店外,又引来几个循香而至的客人。老板忙着给客人称茶,嘴里还不住地提醒:"这茶现在喝正好,但放个把月退退火,味道会更醇。"玻璃罐里的建瓯新茶嫩茶越来越少,而门外对于春茶的闲谈,正伴着茶香越飘越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