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乡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课堂茶香伴读时光
茶香里的少年时光
上课铃声还没响完,几个学生已经熟练地摆开了茶具。这不是什么茶艺社团活动,就是宁乡一所普通中学的语文课堂。玻璃杯里飘着本地产的绿茶,淡淡的香气混着书页的味道,成了这间教室特有的气息。
刚开始老师们也犯嘀咕:学生上课喝茶,会不会分心呐?可慢慢发现,孩子们捧着茶杯时眼神反而更专注了。记得有回讲《赤壁赋》,说到“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”,靠窗的女生忽然端起茶杯抿了一口,轻声说:“老师,苏轼当年是不是也这样喝着茶写字的?”这句话把全班都问笑了,也把古文和现实拉近了。
这些孩子喝的可不是奶茶店那些甜腻的饮料。很多学生家里都种茶,春天要帮父母采茶,秋天要帮着炒茶。有个男生告诉我,他每天带来的茶叶都是自己家炒的,“比外面买的香”。他说着递过来一杯,茶汤清亮,确实能喝出阳光和土地的味道。
这种宁乡学生品茶喝茶上课的方式,渐渐成了校园里独特的风景线。最明显的变化在作文里——以前写到茶,无非是“清香扑鼻”这类套话;现在他们会写:“茶叶在热水里慢慢舒展,像清晨醒来的山岚”。有个女孩甚至观察出不同水温下茶香的变化,把这和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联系起来,让人惊叹。
数学课上也闹过笑话。老师在黑板上推导公式,底下传来窸窸窣窣的喝茶声。老师转身打趣:“这是用茶香提神,好跟上我的思路吗?”全班都乐了。说来奇怪,自从教室里飘起茶香,连最枯燥的公式好像都变得亲切了些。
这些学子课堂茶香伴读时光里,最打动我的是一个腼腆的男生。他说话总是细声细气,但泡茶时格外从容。他说小时候常看爷爷喝茶,一坐就是一下午。如今他在课间帮同学泡茶,渐渐成了班里的“小茶师”。透过氤氲的热气,你能看见这个少年眼里的光——那是被传统文化滋养出来的安静与自信。
当然也有人质疑:是不是太讲究形式了?但看着孩子们在茶香中读书讨论的样子,你会明白这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。就像有个学生说的:“捧着热茶的时候,心里特别踏实,好像能和课本里的古人对话。”
窗外梧桐叶落了又长,教室里的茶香却始终萦绕。这些年轻的宁乡学生品茶喝茶上课的日子,就像茶叶在杯中的沉浮,慢慢地释放着生活的滋味。或许很多年后,他们还会记得某个阳光很好的下午,教室里弥漫着茶香,书声琅琅,那是青春最美好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