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石桥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,青春路上的点滴差异
大石桥中学的梧桐树下,总能看到男生女生叁五成群地走过。他们穿着同样的蓝白校服,可走在青春这条路上,姿态却那么不一样。
记得高二那年的篮球赛,我们班男生在场上横冲直撞,汗珠在阳光下闪着光。女生们在场边递水、喊加油,偶尔交换个“这群男生真幼稚”的眼神。其实她们不知道,中场休息时,那个总爱撩起球衣擦汗的张扬,偷偷问我要不要去给场边的陈婧送瓶水。
课间十分钟的走廊永远热闹。男生们勾肩搭背,讨论昨晚的游戏战绩,声音大得整个楼道都听得见。女生们则叁两凑在窗边,分享着新买的发夹,或者某本小说里的情节。有时她们突然压低声音笑起来,男生们便会假装不经意地瞟过去,心里琢磨:她们在笑谁呢?
那些藏在细节里的不同
这种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的瞬间,像春天的蒲公英,轻轻落在校园每个角落。物理实验课上,男生总想直接拧开最紧的螺丝,女生却先翻看说明书;大扫除时,男生提起水桶就往地上泼,女生会细心地把桌椅先挪开。班主任常说:“你们啊,一个像夏天,一个像秋天。”
但奇怪的是,这种差异并没有让我们疏远。就像拼图的不同部分,反而让我们更想了解对方的模样。张扬最终还是没敢亲自送水,却“不小心”把球传到了陈婧脚边。陈婧捡起球,轻轻抛回去,嘴角有藏不住的笑意。
这种青春路上的点滴差异,慢慢成了我们理解彼此的桥梁。男生开始学会在女生搬书时伸手帮忙,女生也会在男生比赛前悄悄在黑板写加油。没有谁明说,但大家都默契地维护着这种微妙的平衡。
毕业前的元旦晚会,我们班排了个小品。男生负责搞笑桥段,女生负责温情部分。排练时吵了无数次,可正式演出那天,台下笑声和掌声一样热烈。结束后,班长——一个平时大大咧咧的男生,红着眼睛说:“原来我们这么不同,又这么相同。”
现在回想起来,那些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的瞬间,就像大石桥傍晚的霞光,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。我们曾以为这些差异是条鸿沟,后来才明白,它其实是青春送给我们最特别的礼物——让我们在认识对方的过程中,也认出了自己。
梧桐叶落了又长,校服换了一届又一届。不知道现在的大石桥中学,是否还有那样的篮球赛,那样的课间十分钟,那些藏在差异里的温柔默契。应该会有的吧,毕竟青春这条路,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走过,却又在某个转角,与另一个人相遇,然后一起走向更远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