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兴修车品茶蚕蚕群,宜兴修车品茶微信群
最近总听朋友聊起宜兴修车品茶蚕蚕群,后来发现还有个宜兴修车品茶微信群,这两个群名乍一看挺有意思的。
你说修车和品茶,这俩事儿八竿子打不着啊?刚开始我也纳闷,后来蹲在群里观察了半个月才咂摸出味儿来。这不就是咱们宜兴老爷们儿的日常么——上午刚在紫砂工作室忙完拉坯,手上还沾着泥呢,手机就叮叮当当响起来,群里老张说他的小货车离合片打滑,老李马上甩了个修车师傅的定位。
这群里藏着的生活经
说真的,现在要找靠谱的修车师傅不容易。上次我车子的础叠厂传感器坏了,汽修店开口要八百,我在宜兴修车品茶蚕蚕群里发了条求助,立马有群友推荐了城东的老陈。老师傅拿着万用表测了十分钟,最后只换了根线束,收了五十块钱。老陈边修车边跟我说:"你这问题啊,就跟我们泡阳羡雪芽似的,不能光看表面,得找准症结。"
等车修好了,老陈还真从工具箱里掏出套茶具,我们就坐在修车铺门口的塑料凳上喝起茶来。他说的在理,修车得沉住气,品茶也得静下心,这两件事啊,都急不得。
微信群那边更热闹,前天晚上十点多还有人发消息:"明天谁去张渚镇?我车后备箱能捎带叁箱黄龙山本山绿泥料子。"立马有人接话:"我带路,我知道有家修车厂对紫砂壶客户打八折。"你看,这就把两件不相干的事串成了生活。
现在年轻人总说找不到归属感,我倒觉得像这样的宜兴修车品茶蚕蚕群挺实在。上周群里组织去太华山区,五六辆车结伴而行,半道上老王的东风小康水箱开锅了,大伙儿愣是在路边支起茶桌,边喝茶边等救援。山风习习,茶香混着机油味,反而有种说不出的踏实。
其实想想,咱们宜兴人祖祖辈辈跟泥土打交道,既做得来精细的紫砂壶,也修得了笨重的发动机。这种群之所以能活起来,不就是把老祖宗"土洋结合"的智慧搬到网上来了么?
昨天看见群里新来的小伙子在问:"各位老师,我该先学调化油器还是先学泡红茶?"底下的回复乐翻了天:"你先学会在修车时别把茶水溅到火花塞上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