胶州出差怎么找当地的品茶,胶州工作期间如何寻访本地茶饮
刚接到去胶州出差的通知时,我对着行李箱发了半天呆。这次要在那边待五天,除了工作资料,最惦记的就是怎么解决喝茶的问题。作为一个每天离不开茶的人,在外地找地方喝茶可是头等大事。
酒店里的意外发现
住进胶州老城区的酒店后,我顺手翻了翻房间里的本地指南。还真让我在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个宝贝——上面列了几家传统茶馆,旁边还标注了“本地人常去”。这个发现让我心里踏实了不少。
第二天中午趁着会议间隙,我溜达到了酒店前台。那位笑容亲切的大姐听说我想找喝茶的地方,眼睛一下子亮了:“您算是问对人啦!顺着这条街往东走,过两个路口有家‘春茗堂’,他们家的海青茶特别地道。”
按着她的指点,我果然在梧桐树下找到那家古色古香的茶馆。推门进去,茶香扑鼻而来。老板是位穿着棉麻衬衫的中年人,听说我是来出差的,热情地给我推荐了当地特色的海青绿茶。“这茶呀,是我们这儿的宝贝,喝起来鲜爽回甘,很多外地朋友都专门来买。”
菜市场里的惊喜
后来几天,我又摸索出个门道——想找好茶,不妨去逛逛菜市场。这话听起来有点奇怪,可胶州的几个菜市场里,还真藏着卖散茶的小摊。摊主往往就是茶农本人,茶叶都用厚实的塑料袋装着,虽然包装朴素,但价格实在,味道也纯正。
记得在城南市场,我和一位卖茶的大爷聊了半个钟头。他一边给我泡茶,一边讲他种茶的故事。“咱这儿的茶啊,跟南方的不太一样,味道更冲一些,但喝惯了你就知道好了。”那天我买了他半斤茶叶,现在回想起来,那滋味比在专卖店买的还要印象深刻。
出差期间,我还养成了个习惯——每去一家餐馆吃饭,总会留意他们用什么茶待客。有些店家会自豪地介绍:“这是我们本地茶,别处喝不到。”这种不经意间的发现,往往比刻意寻找来得更有意思。
工作应酬中的茶文化
在商务场合,我也留心观察了本地人的喝茶习惯。好几次工作餐后,合作方的负责人都会提议:“找个地方喝杯茶吧?”这时候去的茶楼,通常都是他们平时常去的,装修不一定豪华,但茶肯定错不了。
有一次,分管业务的王总带我们去了一家他常去的茶室。那里没有菜单,老板直接根据当天的天气和我们的状态推荐茶叶。那天喝的是一款陈年红茶,温润醇厚,配着窗外的细雨,工作的疲惫都消散了。王总笑着说:“在胶州谈生意,最后都要落到茶桌上,一杯茶下肚,什么话都好说了。”
慢慢地我发现,在胶州找茶喝,与其说是寻找,不如说是遇见。有时候你特意去找,反而找不到最合心意的;不经意间走进的小店,倒能给你惊喜。
离开胶州前,我又去了第一次那家茶馆。老板已经认得我了,特意给我留了今年新下来的秋茶。我们边喝边聊,他说:“很多人觉得茶就是解渴的,但在我们这儿,喝茶是过日子。”这句话,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行李箱里装着带给同事的茶叶特产,手机里存了好几家茶馆的地址。这趟出差让我明白,在外地想喝到好茶,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窍门,而是多问、多走、多尝。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茶香,就看你有没有用心去发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