绍兴那里有站小巷的,绍兴古街巷位置
绍兴那里有站小巷的
说起绍兴的老街巷啊,总让人想起那些弯弯绕绕的青石板路。那天我在西小路附近转悠,正好遇见一位摇着蒲扇的老伯坐在门槛上喝茶。我凑上前打听:“老师傅,这附近有没有那种站着看特别有味道的小巷子呀?”老伯眯着眼睛笑了:“你往前面走,拐角那条弄堂,站着看最有味道。”
按照老伯指的方向,我慢慢踱步过去。这条巷子窄得很,两边斑驳的粉墙爬满了青藤,墙脚还长着湿漉漉的青苔。站在巷口望进去,屋檐挨着屋檐,把天空裁成细细的一条蓝带子。有个老太太正从二楼的木窗里探出身来晾衣裳,竹竿轻轻一推就搭到了对面人家的窗台上。
走着走着,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黄酒香。原来巷子深处藏着家酿酒作坊,老师傅正在院子里翻动酒缸。他招呼我尝了口新酒,笑着说:“这条巷子啊,站着闻味道都比别处醇。”这话说得真妙,绍兴的小巷确实需要用全身心去感受——用眼睛看斑驳的墙面,用耳朵听脚下石板的回响,用鼻子嗅空气中飘散的酒香与潮湿。
转到书圣故里那片街区时,我遇到几个正在写生的美院学生。他们告诉我,站着画这些巷子最难把握的就是光影变化。可不是嘛,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巷子,把青石板染成金色;到了正午,光线从屋檐的缝隙里漏下来,在墙上投下斑斑点点的影子。这种光影交错的美,确实要静静站着才能品出来。
在仓桥直街那边,我跟着本地人排队买臭豆腐。摊主大姐一边炸豆腐一边说:“你们游客总爱问绍兴古街巷位置,其实啊,最好的巷子就藏在菜场后面。”她说的那条巷子确实特别,这边晾着刚洗好的床单,那边飘来做饭的香味,生活气息浓得化不开。
路过沉园附近时,我无意间拐进一条更窄的弄堂。这里安静得出奇,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。墙上爬满薜荔,偶尔有蝴蝶从墙头飞过。站着这里发呆时,忽然理解了陆游当年写下“伤心桥下春波绿”时的心境——这些巷子里,确实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江南韵味。
黄昏时分,我又回到最初遇见老伯的地方。他还在那儿喝茶,看见我便问:“找到站着看最好的巷子了没?”我摇摇头又点点头。每条巷子站着看都有不同的味道,有的醇厚如老酒,有的清雅如绿茶。要说哪个最好,倒真是选不出来了。
华灯初上时,我站在八字桥头望着纵横交错的巷弄。这些密如蛛网的绍兴古街巷位置,就像城市的脉络,把过去和现在紧紧联系在一起。有晚归的居民推着自行车从身边经过,车铃叮当作响,惊起了墙头的麻雀。这样的场景,让人忽然觉得,站着看巷子最好的时刻,或许就是现在。